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宋:三元及第 > 第75章 工作

第75章 工作(1/2)

    说实话,黄忠嗣本不想把话说得如此难听。

    毕竟大家日后还需共事,总得留些情面。

    但事急从权,他现在实在没闲工夫与众人扯皮。

    \"行了,你们将河北路的人口土地资料都取来,再把各地灾情最重的奏报一并搬来,本官要查阅。\"他拂袖下令。

    \"喏!\"众官员纷纷拱手应命。

    就在众人即将退出时,黄忠嗣忽然提声:\"张副使留步。\"

    张问闻言浑身一僵,转身时面上已泛起青白。

    待值房内只剩二人,黄忠嗣伸手示意:\"昌言公坐下说话。\"

    张问喉头滚动两下,终是作揖道:\"漕司,先前下官多有冒犯......\"

    \"昌言公无需如此。\"黄忠嗣笑着截断话头,

    待对方落座才正色道:\"留你下来是想问个明白——河北河道阻塞为何迟迟未疏?

    朝廷十五万石赈粮虽难补全窟窿,但也不该饿殍遍地至此。还望坦诚相告。\"

    张问暗松半口气,苦笑道:\"漕司有所不知,所谓十五万石赈粮,实到河北不足三万。至于疏通河道......\"

    他双手一摊:\"要民夫就得开粥棚,要石料就得支银钱。

    下官报给三司的文书摞起来能当马扎坐,回复却都是'钱粮支绌'四个字。\"

    \"常平仓存粮呢?\"黄忠嗣眉峰紧蹙。

    \"漕司忘了前年西夏战事?三十万石存粮早被抽空。去年刚补上两成,偏又遇上大旱......\"

    张问重重叹气,官袍下的膝盖微微发颤。

    值房内陷入死寂,唯有窗外柳絮纷扬如雪。

    黄忠嗣闭目深吸气,再睁眼时已敛去惊怒:\"今日暂且如此,待本官核查完卷宗再议。退下吧。\"

    \"下官告退。\"张问如蒙大赦。

    正要跨出门槛,忽闻身后传来轻叹:\"昌言公,这河北转运使的位子......\"

    他浑身血液瞬间凝固。

    \"本官迟早回京的。\"黄忠嗣指尖轻轻敲打扶手:\"望君与我同心戮力,共渡时艰。\"

    张问倏然转身,长揖及地:\"下官......谨遵漕司教诲!\"

    黄忠嗣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张开眼睛,唤来勾机宜文字。

    此人名叫周磊,两浙人,年约三十,相当于转运使高级秘书。

    原还有位书写机宜文字(相当于文书秘书),但在黄忠嗣到任前几日病逝,职位暂时空缺。

    黄忠嗣看着沉稳的周磊问道:\"你是哪届科举进士?\"

    周磊连忙拱手:\"禀漕司,下官是嘉佑二年三甲同进士出身。\"

    黄忠嗣点头:\"任职多久了?\"

    \"约莫三月。\"

    \"才三月?之前在何处?\"

    \"家中长辈接连去世,在家守孝,去年年底才守孝完毕......\"

    \"原来如此。\"黄忠嗣略作沉吟,\"往后好生跟着我做事,只要勤勉,日后......\"话未说尽却意味深长。

    周磊正要表忠心,却被黄忠嗣摆手打断:\"书写机宜文字你暂且兼着,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再唤你。\"

    \"喏。\"

    待周磊退下,黄忠嗣召来皇城司押司官赵书双——此人乃赵顼指派的护卫队长,命其暗查周磊底细。

    赵书双虽诧异,但却仍领命而去。

    毕竟皇帝有旨:黄忠嗣的合理要求皆须应允。

    黄忠嗣自有盘算:现成的皇家情报网不用白不用。

    查周磊既为稳妥,亦是向皇帝主动交底——将用人把柄呈于御前,圣心只会欣慰,断无怪罪之理。

    约莫两刻钟后,各种文书材料就被送到了府衙。

    黄忠嗣立马投入工作状态,拿起资料开始快速翻阅。

    自从获得系统加持后,他的脑容量显着提升,阅读速度也达到一目十行的程度。

    不过即便有这般优势,待他全部看完案卷时,窗外早已敲响子时的梆子。

    \"唉,难搞哟……\"他起身伸了个懒腰,决定暂且搁置思绪,\"等明日再作计较吧。\"

    回到驿馆时,推门便见暖黄烛光下,王莺莺单手托腮倚在桌边打盹。

    案几上整整齐齐扣着几道用瓷盘盖住的餐食,想是特意为他留的夜宵。

    黄忠嗣心头一暖,轻手轻脚走近。

    似是听到响动,王莺莺睫毛轻颤着睁开眼,见是黄忠嗣归来,忙要起身相迎。

    黄忠嗣却先她一步按住她肩头,执起那双微凉的手,蹙眉道:\"怎的这般时辰还不安寝?驿馆自有仆婢当值……\"

    \"官人为公务奔忙,妾身总要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王莺莺莞尔,反手握住他的大掌,\"河北灾荒未平,驿馆食材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