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27章 盘算着未来计划

第27章 盘算着未来计划(3/5)

脸强行拿走成蛟的那支毛笔。

    “这个……工艺还需改进,产量也不高,现在世上仅有三支。若大王真心想要,我可抽空再做一支。”吴巨解释。

    这产量简直低得不能再低了。

    “既然如此,那就麻烦吴卿了。”子楚说。

    “客气客气。”吴巨摇头。

    “要是这毛笔能普及到整个秦国就好了,到时吴卿定能名利双收,还能推动书法进步,惠及天下读书人。”子楚感慨。

    “总会有那一天的。”吴巨点头。

    其实吴巨真有扩大生产规模、推向天下的想法,毕竟他实现统合诸子百家的大计需要大量资金。

    买庄子后,吴巨深深体会到自己花钱的速度有多快。

    “大王,公子,耽误这么久了,我们也该找个地方给公子授课了。”吴巨苦笑着说。

    子楚显然被这支毛笔吸引住了。

    普通人或许只觉得毛笔能让字写得更好看,但身为君王的子楚却看到了更深的意义,比如它的商业价值,以及它对着书立学、诗词创作等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

    “真是巧妙的设计。”子楚心中再次赞叹。

    不过吴巨说得对,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让成蛟拜师。

    “那走吧。”

    子楚认真地将毛笔清洗干净,放回盒中。

    众人向外走去。

    “等等!”子楚忽然停下。

    “怎么了?”吴巨好奇。

    子楚指向桌上的《将进酒》:“吴卿,这幅字可以送给寡人吗?”

    吴巨哭笑不得。

    他发现,即便如子楚这般威严的君王,在私下也有亲近百姓的一面。

    不过这幅字确实写得很好。

    由于瘦金体采用宋体书写,而秦国使用的小篆风格不同,吴巨近期一直在琢磨两者融合的可能性。每次尝试都会有所收获,写出的字体也越来越出色。

    然而,他并未察觉,自己的字迹日后将成为小篆向隶书乃至楷书演变的重要参照。

    \"大王,请收下吧。\"吴巨说道。

    \"那寡人就不客气了。\"

    尽管子楚并非书法痴迷者,但吴巨的瘦金体小篆实在太精致,即使历经多年,子楚仍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对这幅作品极为欣赏。

    他唤来几名随从,将《将进酒》取走后,众人继续朝吴府深处走去。

    众人跟随吴巨来到池塘边的水榭。此地处于府内池塘一角,水面平静如镜,在晨光映照下宛如铜镜一般。正值仲秋,菊花竞相绽放,这一角景色十分迷人。

    众人坐定,感慨万千。

    \"吴大人,这般良辰美景,不知寡人能否借用此处稍作休息?\"子楚笑着问道。

    \"大王请随意。\"吴巨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子楚点头同意。

    虽说是偷懒,但子楚依旧吩咐随侍搬来了大批公文案卷开始批阅,使用的正是吴巨赠送的那支毛笔。

    可以看出,子楚确实非常喜欢这支毛笔。

    毕竟,吴巨作为一个后来者,难以充分体会到毛笔即将为这个时代带来的深远影响,而子楚这样目光长远且富有进取心的君主,则对此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吴巨开始向成蛟和魏磬讲解词的格律。

    \"词是一种深奥的艺术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带有平仄韵律的长短句。\"

    \"仅靠平仄还不够,每首真正的词都对应特定的曲谱,这就产生了词牌名。\"

    \"所谓的词牌名,就是固定的曲调和格式,比如‘水调歌头’就是一个经典的词牌名。\"吴巨娓娓道来。

    \"师父,为什么您写的‘水调歌头’没有配曲呢?\"成蛟举手提问。

    \"这个问题……问得不错。\"

    吴巨一本正经地胡诌:“屈原曾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师并非未写,只是……曲子不太满意,想重新创作。”

    “原来是这样啊,很期待听到有旋律的《水调歌头》呢!”成蛟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显然被吴巨的话骗住了。

    实际上,倒不是吴巨不愿意写,而是《水调歌头》根本就没有流传下来的曲谱。

    事实上,大部分宋词的曲谱在后世都已经失传,留存下来的寥寥无几。

    “我听说七国的文人得知词有曲谱这件事后,都在竞相为《水调歌头》谱曲,不过主要还是那些青楼女子在努力。咸阳的谪仙楼就召集了许多歌伎和乐师,专门成立小组为《水调歌头》和《将进酒》谱曲……”

    成蛟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他发现子楚正在注视着他,顿时有些心虚地缩了缩脖子。

    说漏嘴了,算了。

    “不用看我,我管不到那么宽。”子楚随意地说。

    “是……是……”成蛟低声应答。

    “不过我很想知道你怎么知道的。”子楚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