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盛唐庶女:携史纠错系统破局 > 第15章 边疆烽烟

第15章 边疆烽烟(1/3)

    苏婉儿盯着系统浮窗上刺目的红光,指尖在窗棂上掐出月牙印。

    范阳军动向异常——这五个字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她想起前世课本里\"安史之乱\"的触目伤亡,想起系统里标注的苏氏满门血书。

    此刻窗户外的长安街灯依旧璀璨,可她知道,那三千轻骑正像淬毒的箭簇,正朝着盛唐最脆弱的咽喉刺来。

    \"阿婉?\"陈氏端着药碗推门进来,见她脸色发白,慌忙搁下碗来摸她额头,\"可是染了暑气?\"

    苏婉儿反手握住母亲的手,掌心的凉让陈氏惊了惊。

    她深吸一口气,将系统浮窗的内容压在心底——母亲前半生困于后院,如今刚有了族中体面,怎能再添惊忧?\"母亲,我想明日求父亲,让我去幽州。\"

    陈氏的手猛地一颤,药碗\"当啷\"撞在案几上,褐色药汁溅在她新换的月白衫子上。\"幽州?

    那是边地!\"她指甲几乎要掐进女儿手背,\"前儿李府的二郎去北边收丝,回来时说路上有马匪劫商队...\"

    \"母亲。\"苏婉儿握住那双手,轻轻掰开,\"我不是去游山玩水。\"她想起前月系统刚解锁的地理沙盘,想起沙盘上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像三把刀抵着长安,\"我要去看看边军防线,看看安禄山的底气到底有多足。\"

    陈氏突然松开手后退两步,腰间的银镯撞出细碎的响。

    她望着女儿眼中的灼光,想起前日家宴上阿婉端茶时的从容,想起她教明远练剑时说的\"兵贵精不贵多\"。

    这个从前只缩在廊下做女红的庶女,不知何时已长出了鹰隼的眼睛。\"你...你父亲会允?\"

    \"父亲那边,我去说。\"苏婉儿转身从妆匣里取出个锦盒,打开是前日族老赏的和田玉牌,\"明远哥哥昨日说,北市的商队三日后启程,我扮作随队的账房先生...\"

    \"胡闹!\"

    苏守谦的声音炸在门口。

    他手里还攥着未批完的公文,青衫前襟被风掀得乱晃,显然是从官署一路跑回来的。

    苏婉儿看见父亲鬓角的汗,突然想起前晚家宴上大爷爷拍着他肩膀说\"守谦有女胜子\"时,他眼眶泛红的模样。

    \"父亲。\"她迎上去,从袖中摸出系统兑换的《平叛策》残页,\"您看这几句——'范阳兵甲虽利,然粮草仰仗河北,若断其粮道,三月可溃'。\"她指着残页上自己圈红的字,\"这是我托西市书商从塞北抄来的军报,可儿臣总觉得...若不亲眼去看看,终究是纸上谈兵。\"

    苏守谦的手指抚过残页上斑驳的墨迹,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上月女儿劝他推了杨国忠的贺礼,说\"杨相府的珊瑚再美,也不如城门楼子上的砖实在\";想起她带着明远去西市跟胡商学算筹,说\"打仗要银子,银子要算清\"。

    这个女儿,总能在他以为稳妥处看见暗礁。

    \"何时走?\"

    苏婉儿猛地抬头,见父亲眼里有无奈,有担忧,却独独没有反对。

    她喉咙发紧,从袖中摸出个小瓷瓶递过去:\"这是系统...咳,是西市药铺新制的醒神丹,父亲批公文时含一颗。\"

    三日后的卯时,苏婉儿裹着青布斗篷站在西市商队的骡车前。

    晨雾未散,她看见父亲的马车停在街角,车帘掀开条缝,露出半张苍白的脸。

    明远哥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阿婉,这是我新制的柳叶刀,藏在车板夹层里。\"他往她手里塞了个布包,\"若有危险,吹这银哨,我骑马追来最多两日。\"

    商队的驼铃响了。

    苏婉儿翻身上骡车,隔着布帘最后看了眼长安的城门楼——那朱红的漆色在雾里像团将熄的火。

    她攥紧怀里的系统,系统突然震动,浮窗弹出淡蓝的字迹:【检测到宿主进入关键事件区域,解锁地理沙盘实时投影功能】。

    马蹄声碾碎晨雾时,幽州城的夯土城墙已在视野里若隐若现。

    苏婉儿掀开车帘,看见城墙上的守兵扛着长戟来回走动,甲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系统在她掌心发烫,沙盘投影在眼底展开:城墙外三里处的芦苇荡是天然伏兵处,护城河的水浅得能看见河底的碎石——这哪里是防线?

    分明是给叛军递了把梯子。

    \"姑娘可是来投亲的?\"赶车的老张头扯了扯缰绳,\"前边就是镇北军大营,高将军的帅旗立在那儿呢。\"

    帅旗是枣红色的,\"高\"字被风卷得猎猎作响。

    苏婉儿下了车,仰头望着营门口两个铁塔似的卫兵。

    左边的卫兵扫了她一眼,长矛一横:\"女眷不得入营,去后巷的驿馆住。\"

    \"劳烦通传,\"她摘下斗笠,露出被汗水黏在额角的碎发,\"民女苏婉儿,求见高将军,有关于范阳军动向的紧要事相告。\"

    卫兵的长矛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