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200章 远缘攻坚,突破杂交不亲和壁垒

第200章 远缘攻坚,突破杂交不亲和壁垒(2/2)

要沿用之前的'桥梁物种'法。先用偃麦草与小麦的近缘种杂交,获得中间材料,再用这个中间材料与普通小麦回交。\"

    冯知微立即响应:\"好的!方老师。\"

    直接杂交组在第二十三天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一个杂交幼胚成功萌发!铁柱小心翼翼地将这个珍贵的幼苗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方稷亲自在培养瓶上贴上红色标签:\"wxA-1\",代表小麦(w)与偃麦草(A)的第一个杂交后代。

    桥梁物种组的工作则更为复杂。郑国栋花了整整两周时间,才成功获得偃麦草与圆锥小麦的杂交种。这个中间材料表现出奇特的形态特征,植株像偃麦草一样高大,但穗型更接近小麦。

    \"现在,我们要用这个中间材料与普通小麦回交。\"方稷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详细的计划,\"预计会面临新的不亲和问题,但程度应该会减轻。\"

    在观察这些杂交后代时,冯知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成功杂交的组合中,母本小麦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在开花前经历了短暂的低温胁迫。

    \"这可能触发了某种应激机制,\"她在组会上分析,\"使得柱头的识别系统变得不那么严格。\"

    方稷立即设计了一组验证实验,将小麦在抽穗期置于4c环境下处理48小时,再进行杂交。结果令人振奋,杂交成功率提高了近三倍!

    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远缘杂交技术体系。

    三个月后,第一批杂交苗已经在温室里茁壮成长。这些植株形态各异,有的像小麦,有的偏向偃麦草,但都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叶片更宽厚,根系更发达。

    最令人惊喜的是第49号处理组的后代,在接种锈病孢子后,表现出极强的抗性。方稷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这些植株的叶片细胞在病原菌入侵时会迅速启动防御机制,产生大量的酚类物质。

    \"我们成功了!\"郑国栋激动地拍着铁柱的肩膀,\"这些性状正是我们想要的!\"

    然而,就在大家庆祝突破时,方稷已经在思考下一个难题:\"杂交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解决杂种不育和性状分离的问题。\"

    \"方老师,这就像西游记,过了一关还有一关。\"冯知微难得打趣。

    \"没错。\"方稷望着温室里那些珍贵的杂交苗,\"但每过一关,我们就离目标更近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