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译电者 > 第850章 “67 式” 实战首秀

第850章 “67 式” 实战首秀(4/5)

们顾不过来。” 老张的这个策略,让碎片化信号的传递成功率达 91%。

    心理层面的博弈贯穿始终。苏军通过增强干扰强度(从 37 分贝提至 47 分贝)、延长干扰时间(从 19 分钟至 37 分钟),试图摧毁我方的心理防线 —— 某被俘的苏军干扰操作员后来交代:“我们以为中国人会在第 10 次重发后放弃。” 但他们没想到,我方的坚持远超预期。其其格在第 15 次重发时,虽然手抖得厉害,却在心里默念 1968 年蒙语词库的谚语:“ɑrɑl ɡɑrɑn bɑyirɑɑn(河流清澈草原广)”,这句谚语不仅是加密密钥,更是她的心理支撑 ——“像草原上的河流,再难也能流过去。”

    干扰机的 “能源短板” 被我方利用。老张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拉多加 - 4” 的干扰机功率大(47 瓦),但电池续航有限,连续干扰 19 分钟后会出现 37 秒的 “功率下降期”。他让其其格盯着时间,在功率下降期集中发送关键片段 —— 第 19 次重发,刚好卡在这个窗口期,信号顺利传递完成。“敌人的设备不是万能的,他们有短板,我们就能找到机会。” 老张事后解释,这种 “找短板” 的思路,源自 1962 年分析 “62 式” 故障的经验。

    3 月 16 日 5 时 37 分,苏军的干扰逐渐减弱。截获的苏军通信显示,他们的干扰机因连续工作过热(低温下散热不良),部分模块失效,不得不停止干扰。此时,我方的情报已传递完成,指挥部根据 “67 式” 发送的情报,调整了反坦克小组的部署,在苏军巡逻队必经之路设下埋伏。“是‘67 式’的 19 次重发,和我们的坚持,赢了这场电子对抗。” 其其格看着窗外升起的太阳,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五、首秀的遗产:技术验证与实战化改进

    1969 年 3 月 16 日上午,“67 式” 实战首秀的成果在战场上显现。根据其其格发送的情报,我方反坦克小组在珍宝岛东侧设伏,当苏军 37 人巡逻队进入埋伏圈,立即发起攻击,击毁重机枪 1 挺,击退苏军,自身无伤亡。战后,前沿指挥官在战报里写:“‘67 式’的 19 次信号重发,为伏击争取了关键时间,没有这份情报,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

    首秀暴露的问题推动 “67 式” 实战化改进。1969 年 4 月,研发团队根据 19 次重发的经验,对 “67 式” 进行三大改进:一是优化电源接口,用低温润滑脂替代凡士林(-37℃不冻结),解决接触不良问题;二是升级跳频模块,增加 “自动频率避让” 功能(可识别干扰频率并自动切换),跳频周期可在 7-19 秒内自适应调整;三是增强功率模块,将发射功率范围扩展至 15-27 瓦,满足不同干扰强度下的需求。老张作为改进顾问,在方案里写:“改进不是凭空设计,是从 19 次重发的教训里学来的 —— 战士在战场上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改进的方向。”

    “67 式” 的首秀经验成了全军通信训练的范本。1969 年 5 月,《“67 式” 抗干扰实战操作规范》发布,其中 “手动跳频技巧”“碎片化信号传递”“功率与隐蔽的平衡” 等 19 条要点,均来自 19 次重发的实战总结。规范里还收录了其其格的操作笔记,比如 “左手按天线减少反射”“假信号片段迷惑干扰机” 等土办法,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在后续的边境通信中多次发挥作用。

    参与首秀的人员后续成了技术骨干。其其格因熟悉 “67 式” 的抗干扰操作,1970 年参与《混合加密法》的研发,将 “蒙语谚语 + 碎片化传递” 的思路融入其中;老张在 1972 年主导 “72 式” 加密机的设计,将 “自动频率避让”“低温润滑脂” 等改进应用到新设备;小李则因熟悉苏军干扰规律,加入电子对抗侦察组,1971 年参与破解苏军 “拉多加 - 5” 的干扰参数。“那次首秀像一堂实战课,教会我们怎么把技术用在刀刃上。” 其其格后来在回忆录里写。

    “67 式” 的首秀奠定了军用通信设备的 “实战导向” 原则。1970 年后,我国所有军用通信设备的研发,都必须经过 “实战模拟测试”—— 模拟低温、强干扰、振动等战场环境,像 “67 式” 那样经历 “极限考验” 才能定型。某总设计师在访谈中说:“1969 年 3 月的 19 次重发,给我们定了一个标准:军用设备不是实验室里的展品,是能在战场上扛住风暴的武器 —— 这是‘67 式’首秀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

    2000 年,军事博物馆的 “珍宝岛战役展区”,当年首秀的 “67-19-07” 设备、其其格的操作笔记、老张的调试工具并列展出。展柜的说明牌上写着:“1969 年 3 月 16 日,‘67 式’通信设备实战首秀,在苏军‘拉多加 - 4’干扰下,经 19 次信号重发,成功传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