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译电者 > 第824章 批量生产准备

第824章 批量生产准备(2/4)

张战时的补给网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选择标准暗藏玄机。除了设备精度,更重要的是 “转产速度”—— 某缝纫机厂虽然设备一般,但能在 7 天内改造出符合要求的生产线;某罐头厂的车间密封性好,被选中生产需要防尘的电路板。“不能只看现在的本事,要看能不能快速学会新本事。” 老张的笔记本里记着每个厂长的承诺,其中某搪瓷厂厂长写道:“就算用手磨,也要磨出合格的零件。”

    地域搭配体现实战智慧。东北的工厂擅长耐寒零件,负责生产低温启动模块;南方的工厂熟悉湿热环境,承担防水部件;沿海的工厂则多生产抗盐雾的外壳。这种 “因地制宜” 的分工,让后来的实战测试显示,不同区域生产的零件在对应环境下的故障率比统一生产低 17%。“就像让北方人抗冻,南方人耐热,各展所长。” 小李在分工说明里打趣道。

    但地方工厂的技术鸿沟远超预期。某玩具厂被分配生产指示灯罩,却把 “透光率≥85%” 做成了 60%,理由是 “看着亮就行”;某修配厂加工的螺丝,有 19% 因为螺纹不标准无法拧紧。“不是故意的,是真不懂。” 老张在培训会上展示这些不合格品时,语气里带着无奈,他不得不从军工企业抽调 19 名技术员,驻厂指导。

    最棘手的是质量意识的培养。某五金厂的厂长觉得 “差不多就行”,把超差 0.1mm 的零件偷偷装箱,被驻厂技术员发现。“战场上‘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老张在全厂大会上摔碎了这批零件,“1962 年有台电台,就因为一个螺丝松了,导致整个阵地暴露。” 碎零件的声音让在场的工人都低下了头,后来这家工厂的合格率再也没低于 98%。

    37 家工厂的协作机制在磨合中成型。每周三的电话会议,各厂汇报生产难点;每月一次的样品互检,让工厂之间互相挑错;核心零件的生产数据实行 “双盲核对”,由两家独立工厂分别检测。这些机制后来被总结为 “分散生产三原则”,写进 1968 年的《战备生产手册》。

    7 月初,当 37 家工厂的第一批样品陆续送达,小李在汇总表上发现一个规律:厂长亲自抓生产的工厂,合格率比只派技术员负责的高 23%。“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重视程度问题。” 他把这个发现告诉王参谋,促成了 “厂长负责制” 的推行 —— 每个零件都由厂长签字背书,责任到人。

    三、标准的博弈:统一与妥协的平衡术

    1967 年 6 月,零件标准的争论在某轴承厂达到白热化。该厂生产的传动轴径向跳动超标 0.03mm,按军工标准判为不合格,但厂长拿着实际装机测试数据反驳:“装上能转,不影响使用。” 小李的游标卡尺和厂长的实际测试,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质量观。

    老张带团队做了 100 小时的耐久性测试,结果显示:超标 0.03mm 的传动轴在连续工作 8 小时后,磨损速度是合格件的 3 倍。“现在能转,不代表能转到底。” 他把磨损后的零件照片贴在工厂的墙上,“1962 年有批电台,就是因为轴承磨损,在伏击战中突然停摆。” 厂长最终销毁了这批零件,重新生产。

    但并非所有标准都不能妥协。某塑料厂生产的绝缘垫片,厚度公差超了 0.05mm,但绝缘性能完全达标。经过论证,团队决定放宽这项标准,前提是绝缘电阻必须比原标准高 10%。“就像战士的鞋子,大一点没关系,只要防滑性能更好。” 这个案例后来被写进标准手册,成为 “功能性妥协” 的典范。

    分级标准的推行遇到了 “面子问题”。被分到 “三级标准” 的工厂觉得没面子,偷偷按 “一级标准” 生产,结果合格率骤降。老张不得不组织 “标准说明会”,用数据证明:“三级标准的零件在特定部位比一级更合适,就像机枪不需要狙击步枪的精度。” 某农具厂的工人听完后说:“原来不是我们干不了精细活,是这活儿就需要我们这样干。”

    标准的统一最终依靠 “样板件”。团队从军工企业生产出 37 套标准零件,每家工厂一套,作为 “实物标准”。某电子管厂的技术员说:“图纸上的‘±0.02mm’看不懂,但看着样板件就能摸出感觉。” 这种 “实物教学” 让零件合格率在一个月内提升了 40%,远超预期。

    最意外的标准创新来自地方工厂。某钟表厂在生产齿轮时,发现按原标准容易断齿,他们擅自增加了 0.1mm 的齿根厚度,虽然重量略有增加,但强度提升 50%。经过测试,这个改进被纳入标准,成为 “群众智慧改进标准” 的典型。“有时候工人比设计师更懂零件的脾气。” 小李在改进报告里写道,这让他意识到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7 月底的标准评估显示,37 家工厂的零件平均合格率达到 82%,其中 23 家稳定在 90% 以上。当王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