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律师点头认可:「舒尔茨家族接受这样的安排,但附加一条——若贞观集团连续两年未按约定支付,股权自动稀释至30%,管理权归家族信托。」
米歇尔与唐·本杰明交换了个眼神,她轻声说:「我们接受,但要求同步设立绩效奖金——若港口年吞吐量增长超过5%,当年付款可延期三个月。」
赫尔曼笑了,眼角的皱纹像水波纹般漾开:「米歇尔小姐和你祖父一样精明。可以,就这么定。」
合同附件里夹着份厚厚的《承诺履行清单》,米歇尔用荧光笔标出了重点条款。唐·本杰明翻到第3页,「绿色港口计划」几个字下画着双线:「年底交接后三个月内,启动LNG浮动平台的前期勘探;六个月内,完成8台柴油吊装机的电动改造;一年内,成立『舒尔茨奖学金』,首期注入200万欧元。」
「这些承诺会由第三方监理公司监督执行。」杜邦递过监理合同,「我们聘请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港口工程系,每季度出具进度报告,直接提交汉堡市议会。」
卡尔补充道:「我父亲最在意的是历史设备修复——承诺清单第7条,明年春天前要修复5号泊位的1972年西门子吊装机,必须用原厂配件。」他推过来一份配件清单,「我已经联系了西门子的档案馆,他们愿意翻找当年的图纸。」
唐·本杰明看着清单上密密麻麻的零件编号,想起在酒店查的资料——那台吊装机曾参与过1974年的集装箱革命,是汉堡港从传统港口转型为现代化码头的见证。他在清单上签字:「我们会请最好的工匠,保证修复后能再用五十年。」
赫尔曼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很久,忽然说:「港口的合同签在纸上,承诺刻在码头上。」他站起身,「到了签字的时候了。」
两支钢笔同时落在签名栏上。唐·本杰明的字迹刚劲有力,笔画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赫尔曼的签名则圆润许多,每个字母都像精心打磨的鹅卵石。墨迹在纸上晕开的瞬间,签约室里响起了掌声,窗外的海鸥恰好飞过,叫声清亮得像在喝彩。
让-吕克·杜邦收起合同正本,分装在三个密封袋里:「一份存汉堡市档案馆,一份交贞观集团总部,一份由我们律所托管。」他递过一份发票,「本次法律服务费用100万欧元,包含后续五年的合同跟踪——这是欧洲最顶尖团队的价格,但我们能保证,你们拿到的汉堡港,干净得像刚退潮的沙滩。」
唐·本杰明签字确认时,注意到发票备注栏写着:「包含19世纪港口法律文书的溯源核查,共查阅372份历史档案。」他忽然明白这100万欧元的价值——这些律师不只是在审核合同,是在为一段历史做背书。
签约完成时,墙上的挂钟指向下午三点。唐·本杰明掏出手机,洛杉矶时间刚过六点,安德烈应该正在办公室处理休斯顿港的收尾工作。「需要等洛杉矶天亮后,让总部完成资金划转。」他对赫尔曼说,「大约还有六小时。」
「不急。」老人端起咖啡杯,「我曾祖父那年签合同的时候,消息靠船运,等纽约的确认函用了整整三周。现在六个小时,已经像魔法了。」
米歇尔走到窗边,七月的阳光正透过港口的吊装机,在水面投下移动的光斑。「克洛德的团队已经在准备交接预案了。」她回头说,「年底前会完成127名员工的培训,包括LNG设备操作和历史设备维护。」
卡尔走到她身边,指着远处的灯塔:「那座塔的守灯人从1923年起就是舒尔茨家族的远亲,年底交接后,他会继续留任——他能从灯光的颜色判断天气,比任何仪器都准。」
唐·本杰明看着两人讨论交接细节的背影,忽然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拿下汉堡港65%的股份,意味着贞观集团的全球港口网络终于有了欧洲支点,从休斯顿到鹿特丹,再到汉堡,一条横跨大西洋与波罗的海的航线正在形成。
「在想什么?」赫尔曼走到他身边,目光里带着长辈的温和。
「在想年底交接时,该带什么礼物来。」唐·本杰明笑了,「或许可以带些洛杉矶贝壳,让它们和汉堡的贝壳做个朋友。」
老人朗声大笑:「好主意。我会让英格丽准备腌黄瓜,配你们中国的白酒——19世纪的船长就这么混搭着喝。」
傍晚六点,洛杉矶终于迎来了日出。唐·本杰明的手机响起,是安德烈的视频电话:「资金已经划转,银行那边确认收到了。」屏幕里的安德烈举着银行回执,背景是贞观集团的办公室,「比尔那边也有好消息,岩崎明太同意四亿美金的报价,第三次谈判就能签约。」
唐·本杰明的目光扫过签约室里的众人,赫尔曼正和杜邦讨论历史档案的存放,米歇尔与卡尔在地图上标注交接路线,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每个人身上投下金色的条纹。他对着屏幕说:「告诉比尔,干得漂亮。等我们回去,开一瓶最好的香槟。」
挂了电话,签约室里响起了碰杯声。朗姆酒的香气混着椴树花的甜,在七月的空气里酿成奇异的芬芳。唐·本杰明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