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崎三司离开时,脚步比来时沉了些。唐·本杰明站在茶室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指尖还残留着紫砂杯的温热。“三天……”他低声自语,转身回到茶桌前,将剩余的茶汤一饮而尽。龙井的回甘带着淡淡的涩,像极了此刻的心事——岩崎三司的野心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劈开亚洲市场的壁垒,用不好则可能引火烧身。
楼下传来枪械上膛的脆响,打破了午后的宁静。唐·本杰明下楼时,保罗正蹲在地上清点子弹,阳光透过橱窗落在他发顶,镀上一层浅金。“老板,老迈克刚打电话,说晚点回来。”保罗抬头时脸颊还有点红,大概还在想刚才被打趣的事,“他说见个老战友,是当年在三角洲部队的搭档。”
“知道了。”唐·本杰明点头,目光扫过货架,最终停在角落的展柜里——那里孤零零地躺着几把造型迥异的枪械,与周围的美式武器格格不入。他走过去,指着其中一把黑色步枪:“把这个取出来。”
保罗愣了一下,还是照做了。这是把QBZ-95式自动步枪,枪身通体黝黑,无托式设计显得格外紧凑,枪管下方的榴弹发射器泛着哑光,枪身上的汉字标识被小心地用透明膜覆盖,显然是店家特意保护的。“这枪可是稀罕物,”保罗一边给枪上膛一边说,“老迈克说托了很多关系才弄到,全洛杉矶估计这枪也没有,因为没有备案。”
负一层的射击场弥漫着硝烟味,混凝土墙壁上布满弹孔,挂着的靶纸在风扇吹动下轻轻晃动。唐·本杰明戴上护目镜和耳塞,举起95式步枪,瞄准50米外的胸环靶。枪身的重量比M4稍沉,后坐力却意外地柔和,扳机行程略长,但复位迅速,连射时的稳定性远超预期。
“砰砰砰!”一连串枪声在封闭空间里回荡,弹壳像金色的雨点般落在地上。他打空一个弹匣,放下枪时,靶纸已经被打成了筛子,弹孔密集地分布在十环区域,只有两颗子弹偏到了九环。
“准头可以啊。”保罗凑过来看靶纸,眼里带着惊讶,“这枪的觇孔式瞄准镜比M4的提把式难适应,你第一次用就能打成这样?”
唐·本杰明取下耳塞,揉了揉耳朵:“后坐力控制得不错,无托设计在狭小空间里优势明显,适合巷战。”他顿了顿,补充道,“但缺点也明显——抛壳窗离脸颊太近,左撇子用着费劲;换弹匣的速度比M4慢,紧急情况下容易掉链子。”
“美军的M4改了十几代,人机功效确实没得挑。”保罗捡起地上的弹壳,“但这枪的可靠性没话说,上次老迈克用水泡了半小时,照样能打连发,比M16在沙漠里的表现还稳。”
“制式武器讲究的是通用性,”唐·本杰明擦着枪管,“真正的高手都用改装件——握把换垂直的,扳机调轻量,导轨上装全息镜和战术灯,怎么顺手怎么来。”他拍了拍枪身,“就像人穿衣服,量身定制的总比批量生产的舒服。”
离开枪械店时,雨已经停了。天空被洗得透亮,西边的云层里透出一道淡淡的彩虹,像条碎裂的丝带。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吸进肺里格外清爽,连林肯大道上的车流都显得不那么烦躁了。
迈巴赫平稳地行驶在阳光下,卡特透过后视镜说:“翡翠楼那边刚发来消息,18楼的接待区今天正式启用,老迈克说特意请了设计心理学专家把关,保证让客户进来就‘忍不住签单’。
“比尔的律所搬去20楼?”唐·本杰明看着窗外掠过的高楼,翡翠楼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像块巨大的绿宝石。
“昨天刚搬进去,”卡特的语气带着点无奈,“他嫌原来的地方不够气派,非要占整层20楼,“他把通用电梯的最高权限设在20楼,还在楼层入口摆了尊金色狮子雕像,说是‘镇楼’——结果今早被狗仔拍了,标题是《好莱坞明星最爱的离婚律所,藏在20楼的秘密》。”
车子驶入翡翠楼的地下车库,专属电梯前站着两个穿西装的保镖,腰间鼓鼓囊囊的,见唐·本杰明过来,立刻立正敬礼。电梯内部是哑光不锈钢材质,没有任何按钮,只有一个虹膜扫描器。卡特先上前扫描,电梯门“唰”地打开,里面的空间比普通电梯大两倍,角落里藏着应急武器箱。
“18楼是接待区,”卡特按下内部按钮时解释道,“老迈克说那里的设计是‘软刀子’,看着舒服,实则步步都在引导客户点头。
电梯停在18楼时,门一开就闻到股雪松和檀香混合的香气——这是设计心理学里的“信任香型”,能让人潜意识里放松警惕。整个楼层的灯光是2700K的暖黄光,比冷白光更易引发好感,走廊宽度特意设为2.8米,既不显得逼仄,也不会因空旷产生疏离感。
“您看这墙面,”卡特指着米灰色的墙纸,“用的是肌理感强的无纺布,触摸时能激活大脑的‘安全感区域’;地面铺的是防滑地毯,脚步声被吸收后,说话音量会不自觉降低,更容易听进别人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待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