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 第23章 书生与恶鬼

第23章 书生与恶鬼(1/2)

    黎明,总是伴随着希望。但今日苏州城的黎明,却被一层无形而又沉重的阴霾所笼罩。

    一夜之间,盘踞东山、西山数百年,根深叶茂的顾家与李家,其祖宅竟被夷为平地!

    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在天色蒙蒙亮时,便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席卷了苏州的每一个角落。起初,人们还不敢相信,但当那些从火场中侥幸逃出的、状若疯癫的仆役,带着满身的烟火与血腥气,冲入城中哭嚎时,整个苏州城彻底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继而,是火山爆发般的巨大恐慌。

    传闻被迅速地加工、夸大,变得愈发狰狞可怖。

    “听说了吗?是几千个太湖来的水匪!不,是从北边跟着钦差来的流寇!”

    “王家和顾家的祖宅,被烧得只剩下白地了!血,把池塘里的水都染红了!”

    “何止啊!我听说两家上下,无论男女老幼,连条狗都没留下!杀人如麻,抢得一干二净!”

    这些混杂着真相与想象的流言,比钦差行辕外那面“雪冤鼓”更具威力。鼓声,敲的是沉冤,带来的是希望;而这则消息,敲的是所有士绅豪族的心钟,带来的,是死亡的丧音。

    陆文昭便是被这些窃窃私语的议论声惊醒的。

    他所在的院落,被忠贞营的士兵护卫得水泄不通,但他依旧能从送饭下人那惊恐的眼神、以及守卫们刻意压低却又难掩兴奋的交谈中,拼凑出事件的轮廓。

    王家……顾家……被灭门了……

    他的第一反应,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罪恶的狂喜。那是一种压抑了太久的仇恨,终于得到宣泄的颤栗。他想放声大笑,想大声哭喊,想告诉惨死家人的在天之灵,他们的仇,报了!

    然而,当这股原始的快感如潮水般退去后,一种更为深沉的、来自灵魂深处的冰冷与恐惧,攫住了他。

    灭门……

    他是一个读书人,他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是“王法”,是“罪罚相当”,是“祸不及妻儿”的圣人教诲。他想要的,是顾横那样的元凶恶首,在公堂之上,明正典刑,被千刀万剐。可现在,他听到的,是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未幸免的传闻。

    这……还是他所追求的“公正”吗?

    为了复仇,自己所倚靠的这股力量,是不是比他的仇人,更加残暴,更加恐怖?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悬崖边上,一边是家破人亡的血海深仇,另一边,是深不见底的、由更庞大的罪恶与杀戮构成的深渊。

    他究竟该向何处去?

    陆文昭蜷缩在床上,浑身不住地颤抖。他的内心,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天人交战。那个知书达理的昆山秀才,与那个心中燃烧着复仇火焰的孤魂野鬼,正在互相撕扯,几乎要将他的精神彻底撕裂。

    就在他陷入无边混乱之际,房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一名面无表情的东厂番役,走了进来,声音如同没有温度的铁器:“陆秀才,刘大人要见你。”

    ---------

    刘宗敏的临时公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气和浓重的墨香,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诡异氛围。

    陆文昭被带进来时,看到刘宗敏正坐在一张宽大的书案后,手里把玩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在他的面前,则随意地放着几本从王、顾两家抄来的账册。

    “来了?”刘宗敏抬起眼皮,示意番役退下。

    陆文昭不敢抬头,只是躬身行礼:“草民……见过刘大人。”

    “不必多礼。”刘宗敏的声音沙哑,他站起身,走到陆文昭面前,脸上带着一丝似笑非笑的表情,“本官听闻,你似乎心神不宁。怎么,为你的仇家被灭门而感到不安了?”

    陆文昭浑身一颤,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刘宗敏冷笑一声,他拍了拍手。立刻有两名番役抬着一个沉重的木箱走了进来,然后“哐当”一声,将木箱扔在了陆文昭的脚下,箱盖翻开,几颗死不瞑目的、血淋淋的人头,从里面滚了出来。

    其中一颗,正是王家族长的亲弟弟,王锡命!另一颗,则是顾家的族老,顾伯安!

    陆文昭“啊”地一声惊叫,吓得连连后退,一屁股瘫倒在地,脸色煞白如纸。

    刘宗敏蹲下身,与瘫软在地的陆文昭平视,他的眼神,如同两把锋利的锥子,要刺进陆文昭的灵魂深处。

    “陆秀才,你看着本官。”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魔力,“你告诉我,这些人,该不该死?”

    “他们……他们罪大恶极……自……自然是该死的……”陆文昭结结巴巴地回答。

    “那他们的家人呢?他们的子侄呢?”刘宗敏追问道,“那些享受着民脂民膏,对你们这些草民的苦难视而不见,甚至以此为乐的‘上等人’,他们该不该死?”

    “可……可王法……”陆文昭下意识地搬出了自己最后的精神寄托。

    “王法?!”刘宗敏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他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