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185章 琉球海战

第185章 琉球海战(1/2)

    次日,晨光刺破云层时,运天港的梆子声骤然炸响。

    陈勇将望远镜抵在眼前,镜筒里,萨摩藩的船队正如黑色潮水漫过海平面,密密麻麻的三角帆遮蔽了半片天空。

    陈勇转身踏入"江苏号"旗舰,靴跟重重砸在甲板上,惊起一群啄食铁锚的海鸟。

    "各就各位!"传令兵的铜锣声混着螺号响彻港区。

    年轻水兵们拽着粗粝的缆绳,掌心被勒出红痕,有人偷瞄着身旁三层楼高的战船,喉结不住滚动——那些刻着云雷纹的黑色巨炮,此刻褪去炮衣,黑洞洞的炮口正对准敌阵。

    "听说倭寇来一百多艘战船?"有人压低声音,牙齿却在打颤。

    "怕什么!"满脸刀疤的老兵吐了口唾沫,将火枪往肩上一扛。

    "瞧见船舷那层黑铁皮没?倭人的铁炮打上来,跟挠痒痒似的!"他的话像火苗点燃了火药桶,几个年轻水兵握紧腰间短刀,指节因用力泛起青白,却还是梗着脖子喊:"等倭人靠近,定叫他们喂鱼!"

    萨摩藩的主力舰不过五丈长,而己方"江苏号"的船锚,都比他们的主桅粗壮,陈勇忽然扯开嗓子:"炮手听令!待敌船进入射程,先赏他们一轮开花弹!"

    三十多里外,岛津继丰的瞳孔猛地收缩。

    望远镜里,清国战船如同漂浮的钢铁山峦,三层甲板上森然排列的炮口,比西洋战船的火炮看上去还要恐怖。

    但当他细细打量这些巨舰笨拙的船身,嘴角突然勾起冷笑——不过是徒有其表!

    船身大如城池,转向必定迟缓,哪比得上萨摩战船灵活如燕。

    再听见身后此起彼伏的战鼓声——一百五十余艘战船组成的雁形阵正在加速,船头的恶鬼旗帜猎猎作响——他猛地拔刀出鞘,刀刃映出他猩红的眼。

    "全军突击!这些笨重的大块头,不过是海上的活靶子!"

    晨雾渐散,两军战船相距不足十里。

    岛津继丰挥刀划出凌厉弧线,倭国战船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凭借数量优势呈扇形散开,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抄而来,企图以群狼战术撕裂清国防线。

    陈勇冷笑一声,这招分散包抄的战术,在过去或许能凭借机动性拖垮老式战船,但此刻......

    陈勇抬手指向主桅顶端的黄铜测距仪:"告诉各舰,保持阵型!待倭船进入五里射程再开火!"

    话音未落,甲板下传来整齐的应答声,装填手们已将开花弹推入炮膛,火绳在防风罩内明明灭灭。

    事实上,得益于弘历登基后对火器发展的大力推动,清国与倭国的火炮性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倭国战船的火炮极限射程不过两里出头,命中率也只有三成左右。

    反观清国水师装备的中华火炮公司新型火炮,不仅最远射程可达五里,更运用了精密器械辅助。

    在这些手段加持下,五里内的命中率高达六成,即便在极限射程的五里处,仍能保持三成的命中率,这样的差距足以颠覆传统海战格局。

    岛津继丰站在旗舰船头,看着己方战船离清国战船越来越近。

    一百五十余艘对二十余艘,六倍的数量优势让他眼中燃起狂热。

    就在岛津继丰盘算着如何蹂躏清军时,一声沉闷的轰鸣突然撕裂海面!

    清国水师旗舰"江苏号"的主炮率先喷吐出火舌,紧接着其他二十余艘战船的炮口同时绽放出猩红焰火,数百枚裹着黑烟的炮弹如陨石般划破长空。

    "哈哈哈!清虏吓破胆了!"萨摩藩的了望手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五里外开炮,简直是拿火药打水漂!"

    嘲笑的声浪尚未消散,天际突然传来令人牙酸的尖啸——那些看似无力的炮弹竟真的越过了五里海域!

    第一枚炮弹在右舷二十步外炸开,掀起的水柱足有三丈高。

    紧接着第二枚、第三枚精准砸向密集的船队,包裹铸铁外壳的炮弹如死神的镰刀,直接将一艘三丈长战船拦腰斩断。

    "这...这不可能!"岛津继丰死死攥着船舵,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

    他亲眼看着又一艘战船被击穿水线,那些精心打造的倭国战船在清国火炮面前,如同纸糊的灯笼般脆弱不堪。

    更令他胆寒的是,清国炮手似乎在不断调整角度,第二波炮弹的落点明显更加精准。

    "变阵!分散规避!"岛津的嘶吼被淹没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

    原本气势汹汹的狼群阵形瞬间乱作一团,倭国战船左冲右突,却因彼此挤撞而难以逃脱。

    滚烫的铁砂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甲板上哀嚎遍野,海水被鲜血染成诡异的紫红色。

    岛津继丰望着海面漂浮的残桅断桨,突然想起十多年前在琉球海域遭遇的清国战船——那时对方的火炮射程不过两里,炮弹出膛如孩童掷石。

    可眼前这遮天蔽日的弹雨,竟让他的舰队在三里外就陷入绝境。

    "将军!左舷三号舰沉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