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阙宋 > 第126章 恶人先告状!

第126章 恶人先告状!(1/2)

    “今日之事,却是朕有些冲动了。”

    “你且退下,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吧!”

    “此事,朕不再追究了。”

    而那王老将军,则被两个侍卫搀扶了起来。

    他微微挺直了腰板,向着赵佶的方向拱手,声音极低:“谢陛下隆恩!”

    而后,他再次望向赵桓,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随后,便有些心灰意冷、步履蹒跚的的走出了大殿。

    而殿内众人见此情景,心中皆是暗自思忖。

    这位年幼皇子的一番举动,不仅化解了王老将军的困境,更在众人面前展现了他的智慧与担当。

    王老将军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殿门外,垂拱殿内的气氛却并未因此缓和,反而因赵桓的突然介入与赦免之举,愈发显得暗流涌动。

    在场的官员,唯有高俅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他的眉头紧锁,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寒光。

    这一刻,使得他意识到,这位看似年幼的皇子,绝非池中之物,今日之事,怕是要生出变故。

    而且,他的心中非常清楚,赵桓此番进殿,绝非只是为了解救王老将军这么简单。

    而后,赵桓再度旋身,面向端坐龙椅之上的赵佶,目光如炬,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朗声道:“陛下,儿臣此番前来,尚有一事亟待向您禀明。”

    赵佶唇角轻扬,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微微抬手,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话音尚在殿中回荡,高俅已然如离弦之箭般出列。

    他身着一袭绯色官袍,那袍上绣着的云雁纹精致入微,针脚细密。

    腰间束着的犀角带,色泽温润,彰显着其不凡的身份。

    脚上足下蹬着的皂靴,黑得发亮。

    只见,他脚步匆匆,如一阵疾风般向前疾步而去,至殿前。

    “扑通!”

    一声重重跪倒在地,额头如重锤击鼓般狠狠磕在殿内的地板之上,发出沉闷而厚重的声响,在寂静的殿堂中久久回荡。

    待他再次抬起头时,已是老泪纵横。

    那声音悲切得恰似杜鹃泣血,带着无尽的哀怨与凄楚:“陛下,臣有本要奏!”

    “昨日,京兆郡王于高府门前,当着老臣的面,竟毫不留情地斩杀了老臣之子高尧辅。”

    “那场面,惨不忍睹啊!”

    “老臣之子,颈间鲜血如决堤之洪,汩汩涌出,瞬间便染红了满地尘土!”

    “京兆郡王的手段残忍至极,简直令人发指!”

    “那锋利的刀刃落下之时,竟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怜悯。”

    “好似斩杀的并非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而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

    高俅一边声泪俱下地说着,一边双手颤抖不已,似是在极力比划着当时的惨状。

    那神情,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心碎的现场。

    而他的脸上,悲痛与愤怒交织在一起,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抑制。

    “老臣之子,纵有千般不是,也该由朝廷律法来公正处置。”

    “何况,尧辅自幼便熟读圣贤之书,满心都是对忠孝仁义的向往,虽偶尔有顽劣之举,但那不过是孩童心性,绝无大恶啊!”

    “岂能任由京兆郡王如此肆意妄为,视朝廷律法如无物?”

    “若今日,京兆郡王这般行径得不到应有的惩处,日后天下人皆会效仿,那这世间还有何公道可言?”

    “到那时,朝纲紊乱,民心不安,我大宋的江山社稷又该如何稳固?”

    言罢,高俅再次以头抢地,额头重重地撞击着地面,发出“咚咚”的声响,久久不肯起身。

    那悲愤的哭声在殿中回荡,似是对这不公命运的强烈控诉。

    此言一出,垂拱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原本的沉寂被瞬间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纷杂的议论声。

    众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整个大殿瞬间变得嘈杂起来。

    “竟有这等事?皇子怎可如此冲动行事?”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手持笏板,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之色,低声与身旁之人说道。

    他的声音虽低,却透着几分严肃与不解。

    “这高俅虽平日里跋扈了些,但皇子当众杀人,确实有违礼法。”

    另一位中年大臣微微摇头,轻声附和道。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似乎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感到困惑。

    “不过,高俅之子向来行为不端,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当然也有大臣持怀疑态度,目光在高俅身上扫过,若有所思地说道。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试探,似乎在试图从这混乱的局面中寻找到一丝真相。

    大殿之内,众说纷纭,嗡嗡的议论声如潮水般在殿内涌动。

    有的大臣面露惊愕,眼神中满是震惊与不可思议。

    有的则眼神闪烁,似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