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阙宋 > 第94章 两条路,你选哪条?

第94章 两条路,你选哪条?(1/2)

    与此同时,董先亦迅速疾步靠上前来,与王若冲一左一右,将赵桓严密地护在中间。

    董先面色阴沉,牙关紧咬,眼神犹如两把锋利的寒刀,直直刺向兵卒头目,其中满是冰冷的警告之意。

    “呵!尔等身为汴京戍卫,肩负保境安民之重责!”

    “如今,却对本公子惩治恶徒的正义之举横加阻拦与指责,究竟是何居心?”赵桓不由地冷哼一声,眼中亦是寒芒闪过。

    他不动声色地侧过身,对着身后的王若冲轻轻眨了下眼。

    这看似平常的小动作,实则暗藏深意。

    王若冲心领神会,动作麻利地探手入怀,掏出一块令牌。

    黯淡的月光宛如一层薄纱,轻轻披在令牌之上,令其隐隐散发着幽冷的光。

    其上镌刻的“皇城司”三个大字,铁画银钩,在这朦胧夜色中清晰可辨。

    为首的兵卒目光触及令牌的刹那,仿若被一道闪电击中。

    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变得惨白如纸。

    原本强撑着的那股痞气,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身后的四名兵卒,亦是面露惧色,握着短刀的手不自觉地垂落。

    原本摆出的半包围态势,瞬间土崩瓦解。

    而这五人不过是开封府军巡铺的底层兵卒,平日仗着腰间短刀与官差皮袍,在街巷里吆五喝六惯了。

    此刻,却如被掐住七寸的蛇,浑身发僵。

    当王若冲手中的令牌出现,青石板上的月光仿佛骤然冷了三分。

    为首的兵卒只觉一股寒意从后颈猛地蹿起,顺着脊梁骨直往心底钻。

    那“皇城司”三字像三记重锤,砸得他心口发闷,握刀的手竟控制不住地打颤。

    其余四人下意识地互相对视,眼底尽是惊恐之色。

    他们心里当然清楚,这令牌代表的是天子耳目,是能直达天听、令人闻风丧胆的监察利器。

    而他当然不会质疑令牌的真假。

    且不说,在这汴京城里,他的身份地位卑微如尘。

    连靠近皇城司官印仔细瞧上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平日里,也只是听闻皇城司的种种事迹,皆是如雷贯耳,心生敬畏。

    莫说他们这些跑腿的无名小卒,便是他们顶头上司的上司,见了这令牌,也得恭恭敬敬,低眉顺眼三分。

    “铛铛!”

    此刻,他们手中的短刀无力地垂落,刀鞘磕在石板上,发出细碎的落地之声,在寂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几人的喉结不受控制地滚动着,此起彼伏的吞咽声,像极了即将被宰杀的牲畜发出的绝望哀鸣。

    下一刻,兵卒头目亦四喉结剧烈滚动,吞咽唾沫的声响在鸦雀无声的巷中格外刺耳。

    他迅速收起之前的嚣张气焰,转而满脸堆笑。

    那张粗糙的面皮因过度谄媚,硬生生挤出层层褶皱。

    胡茬间还沾着方才呵斥时溅的唾沫星子,笑容却像融化的蜡般扭曲:“哎哟,我的爷!小的狗眼瞎了,哪能认出皇城司的贵人呐!”

    他双手搓得发红,腰几乎弯成虾米,官靴尖在青石板上蹭出细碎的沙沙声,“您大人海量,就当小的是那瞎了眼、没见识的狗东西。”

    “求大人开恩,千万别和咱们这些底下人一般见识!”

    话音未落,他又重重作了个长揖,额头几乎要碰到赵桓的靴尖,声音里竟带了几分哭腔,满是哀求:“小的在这汴京城当差足足十年了,平日里连府尹大人的轿辇都只敢远远地瞧上一眼,哪有胆子冒犯贵人呐!”

    “方才都是猪油蒙了心,被糊涂鬼迷了窍,求大人恕罪,求大人恕罪啊!”

    他抬起头时,眼底泛着泪光,拱手的姿势僵在半空,连指尖都在止不住地发抖。

    与片刻之前那个暴跳如雷、肆意张狂的他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活脱脱像条被打断脊梁骨,只会摇尾乞怜的丧家之犬。

    赵桓神色冷凝,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已然跪地、瑟缩蜷伏的兵卒头目,唇角那抹冷笑久久未散。

    须臾,他悠悠开口,声音轻如飘絮,却裹挟着令人胆寒的威慑力,钻进跪地五人的心底:“既是在这汴京当差十年之久,想必你对规矩了如指掌 ——”

    话落,袍袖猛地一甩,猎猎作响,仿若平地卷起一阵劲风,“私纵恶徒者,依律杖责八十;辱骂上官者,割舌后充军发配。”

    “两条路摆在你面前,你选哪样?”

    那兵卒头目听闻赵桓之言整个人僵在原地,瞬间面如死灰。

    紧接着,他像被抽去了脊梁骨,身体微微颤抖一下。

    旋即,他仿若陷入癫狂,一头扎向地面,拼了命地磕起响头。

    “砰!”

    额头与冰冷坚硬的青石板重重撞击,每一下都发出沉闷声响。

    那力道之大,让石板都隐隐震颤。

    眨眼间,殷红的血从他额头伤口渗出,在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