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454章 玄奘了解到真相

第454章 玄奘了解到真相(1/2)

    玄奘把天竺来的商人打发了,装着经书的马车暂时留在了大慈恩寺外面。

    他现在的心情很复杂,甚至都不知道大慈恩寺之中,还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师兄弟。

    肉眼可见的萧条,真的把他震撼到了。

    虽然当初的当初,佛门就预料到了,可玄奘还是无法相信,能够萧条如此之快。

    这可是他印象之中,绝顶繁盛的大慈恩寺啊。

    连大慈恩寺都如此萧条,其他的寺庙呢?

    甚至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萧条那么快。

    难道说,在他不在的这些年,又有什么情况发生了变化吗?

    就算是道教打压,也不应该如此之快萧条到这种程度。

    甚至在他的看法之中,大慈恩寺已经变得破败了,不只是萧条的问题。

    怀着复杂的心情,玄奘进入大慈恩寺。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一路过去,也有不认识的小沙弥,对玄奘行礼,玄奘也还礼。

    他们并不认识玄奘,只不过看到一个陌生的和尚,年纪看起来也比较大了,自然最起码是师兄级别的,所以才行礼。

    一直走到平时诵经的大殿,玄奘终于看到了一个眼熟的人影。

    “阿弥陀佛,鉴法师兄……”

    玄奘挡住对方,让步履匆匆的老和尚停下了脚步。

    老和尚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茫然,随后好像想起了什么。

    “你,你是玄奘?!

    你,你回来了?!”

    老和尚瞬间泪湿眼眶,本来合十的双手,狠狠的拍在玄奘的肩膀上,用力抓住。

    那力道,抓得玄奘感觉有些疼痛。

    “阿弥陀佛,鉴法师兄,是贫僧!

    贫僧,从天竺取经归来!”

    玄奘说起天竺取经,声音也微微颤抖起来,眼眶也开始发红了。

    这一路的经历,真是不足为外人道。

    如果不是他有大毅力,同样也有一些机遇。

    说不定,早就不知道葬身在何处了。

    “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鉴法收回手,步履匆匆的离开。

    玄奘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但他已经察觉到佛门的不对,赶紧跟着走。

    鉴法的禅房之中,没有等玄奘询问,鉴法就说起了这些年来,关于佛门被打压的经过。

    从当年李承乾提出要打压佛门,到他们开水路法会施压,再到被几个问题打的体无完肤,到后来佛门被查出藏污纳垢,大量的和尚被迫还俗,百姓的信仰离散,一直到现在。

    玄奘听得目瞪口呆,甚至感觉很不可思议。

    在他的印象之中,李承乾还是个刚刚被封为太子的小屁孩儿。

    没想到再次回来,却已经恍若隔世,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可思议。

    “鉴法师兄,他,他为何敢于如此?”

    实际上玄奘想说的是,李承乾为何有那么大的能耐?

    这都已经不是灭佛了,这简直是要消除佛存在的痕迹。

    佛门从传入中原大地以来,经过了那么多年,早已经根深蒂固。

    就算有遇到灭佛的朝代,让佛门损失惨重。

    但总体而言,基本都根基未损。

    无非就是在那个朝代,皇权大过了神权而已。

    百姓是健忘的,一旦到了天灾人祸频发的时候,佛门就又会兴盛起来。

    虽然说佛门喜欢在天灾人祸的时候关闭山门,但那是相对而言。

    因为那个时间段,是最好收留那些穷凶极恶的人的时候。

    同时,也是百姓信仰最虔诚的时候。

    盛世收金银,乱世收信仰,这才是佛门的根子。

    所以,不管如何改朝换代,佛门都越来越强大,一直到出现一个强势的君主灭佛。

    在某些时期,佛门甚至能够间接‘册封’真命天子。

    比如他们说谁是未来的天下之主,谁就会势力爆发。

    要知道,在乱世的时候,人心是很难归一的。

    这种情况下,除了世家大族或者贵族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信仰的支持。

    佛门的根子不允许他们造反,但他们在历朝历代当无冕之王,也是当得挺好的。

    就算是当朝皇帝,在有些时候也会跑来拜佛。

    “哎……”

    鉴法叹了一口气,然后摇头道:“不知道玄奘你回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长安城各处,那种站在路边的,黑色盔甲的,还有红色紫色盔甲的,那种特殊的士卒?”

    “确有发现!”

    玄奘点点头后,又说道:“这应该是拆了坊市墙之后,为了避免人作乱,从而弄出来的吧?

    不过,如此一来,要镇守长安城,需要的兵可不是个小数目。

    如此多的兵力镇守,哪里来那么多粮食给他们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