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453章 玄奘的见闻

第453章 玄奘的见闻(1/2)

    这还不止,那些颜色鲜艳的衣服,似乎连形制都有所改变。

    虽然依旧是短装,但纽扣所在的位置,开口的位置等等,都有了大大的改变。

    现在是初春时节,还算是比较寒冷的时候。

    在玄奘的记忆之中,如果百姓非要出门,那也是嘴唇乌紫,全靠抖。

    可是现在,不只是没有这样的现象,反而好像没有感觉到初春的寒意,该干什么干什么。

    虽然忙碌,却没有一丝饥寒交迫的感觉。

    还有那来往之中,偶尔出现的那种铁车是怎么回事?

    三个轮子的看似马车,又好像全部由铁来铸造,而且全靠脚力就能行走,并且还拉着人根本扛不动的货物。

    甚至还有两个轮子的,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他一看就知道。

    看似简单,却充斥着格物的味道。

    再看向脚下的水泥路,玄奘有些迷茫了。

    在这之前,为了避免不可预知的危险,他跟那群送他回来的天竺商人一样,就打扮成他们的模样。

    因为他们有头巾的遮掩,稍微注意一点,也不怕暴露他的大光头。

    在没到长安之前,他也不故意多打听,生怕被发现自己是谁。

    按照大唐律法来说,他应该算是通缉要犯。

    因此,在这之前,他只是感觉水泥路很奇怪,但也已经有了答案。

    日常走的是官道,大家都是来去匆匆,自然也就没有见识到那么多民间风貌。

    直到这一刻,他双眼望去,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常。

    直到一个头发很短的中年男人出现,玄奘以为对方是还俗不久的和尚,于是赶紧停下马车,后面的车队自然也跟着停下。

    他跳下马车,赶紧上前,微微低头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敢问这位师兄……”

    “和尚,你拦着我干什么?”

    作为一个稍有家资的平民百姓,刘小二真被吓了一跳。

    他好好的走在路上,突然就窜出来一个和尚,这算怎么回事?

    一声和尚,让玄奘将要出口的话语顿时顿住。

    和尚这个称呼,是一种口语化的称呼,比较中立。

    不属于蔑称,也不属于敬称。

    按照常理而言,百姓一般会称法师,尊重点甚至会称圣僧。

    这个中立化的称呼,让玄奘意识到,这个百姓对僧人,似乎没有任何敬畏,这是不对的。

    在玄奘的意识之中,不管信不信佛,最起码也会成一声法师,而不是这种很大众化的和尚称呼。

    “这位……嗯……”

    一时间,玄奘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

    他的目光,下意识落在对方头上。

    刘小二好像明白了什么,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头,然后大咧咧道:“和尚,你不会以为我是还俗的和尚吧?

    我这头发是自己剪的,这样方便多了。”

    有些东西,有了选择的余地,有需求的自然会改变。

    曾经的民间百姓,其实就有剪头发的传统。

    反正那群儒家的,也不把普通的百姓列入所谓‘人’的行列,他们根本就不会去管百姓如何。

    只是一般来说,百姓的头发就是杂乱而短,可也没有短到只留寸许的程度。

    直到李承乾废除肉刑和侮辱性刑罚,在侮辱性刑罚之中,有一类刑法就是剃头发剃胡子剃眉毛一类的。

    如此一来,既然剪头发已经不是刑罚了,心理障碍上就没这么大了。

    因此,也有些百姓开始自主性的剪头,牛小二只是其中之一。

    如果玄奘已经进入长安城,他会发现百姓中的男人,留短发的虽然不是太多,但十个之中总能碰到一两个,只不过头发长短不一而已。

    倒是真正的读书人,还保留着他们原本的习惯,不愿意妥协。

    反正他们又不用干活,甚至有人专门帮忙洗头,同时也怕被同圈子的人嘲讽,因此剪头发的几乎没有。

    玄奘闻言的反应过来,也没有计较这个,他终究还是把问题给问了出来。

    “敢问这位兄台,当下是何年号,贫僧多年前去往天竺求经,因此有些不清楚。”

    玄奘毕竟已经离开快二十年了,虽然还想着可能是李世民当家,但是万一呢?

    “你说皇帝呀,现在是乾元皇帝,他可是……”

    刘小二话还没说完,玄奘打断道:“敢问这乾元皇帝,跟贞观皇帝之间是什么关系?”

    “贞观啊,还能什么关系,父子关系呀。

    大和尚,你这是跑到那叫天竺的国家多久了?

    乾元皇帝都上位……对,今年是第五年了,乾元五年了。”刘小二诧异无比。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并不知道天竺在哪里。

    不过由于在长安城里混,各个国家的名字听过不少,自然也知道天竺是一个国家。

    “那,敢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