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 > 第49章 慕钱沪剧团在八仙桥茶楼演出《大英雄郑成功》

第49章 慕钱沪剧团在八仙桥茶楼演出《大英雄郑成功》(4/5)

是荷兰的殖民地。他更加气愤,祖国被内外分割,他的愤懑之情满溢胸内。

    清军势大无可奈何,小小的荷兰竟也如此嚣张。思及此,郑成功便发动了收复台湾的战争。他带着山河破碎的国仇家恨,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凭此永垂青史。

    彼时,只有台湾这一座孤岛属于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后的\"火种\"。被视为\"海贼\"的郑氏集团,也成为了大明最后的希望。

    郑成功的抵抗清军、收复台湾的历程。他一生征战,相似乎更加符合《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所唱的:\"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豪情一词更适合放在长于海浪中的郑成功的身上,便会合适许多。大风大浪没有浇灭他胸中的豪情万丈,不然他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抵抗清军、去驱逐荷兰。这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郑成功少年无忧,成年后肩负大业,打着大明的旗号讨伐清军,期待能够复兴大明,不正是沪剧唱词中所说的\"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吗?

    唱到沪剧合唱部分:\"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时,细究起来,这每一句歌词都像为郑成功\"量身定做\"。

    以一个大明子民的视角来看,满清骑兵入关,一路南下击破南京城,可不正是铁蹄铮铮,踏遍了大明的万里河山吗?这显然与出身异族,以侵略者身份入关的康熙无关。

    清朝的都城是北京城,虽说经济上属于沿海地区,但是地理上并不属于沿海地区,康熙又从何\"站在郑成功长于海上,倒是常常可以得见何为\"风口浪尖\"。

    而后便是\"日月旋转\"这四字,\"日、月\",恰好组成了个\"明\"字。如果这还不足以证明这是大明的\"明\"的话,郑成功以光复大明的口号抵抗清军时的旗帜。旗帜乃是一面\"日月旗\",其上月亮围绕在太阳周身,挥舞旗帜时,可不正是\"日月旋转\"吗?

    此外,郑成功在厦门的据点叫做思明,如果说一件事可以说是巧合,那么件件事都与\"明\"字有关时,就必然不是巧合了。

    《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需要结合郑成功的结局来看。他收复台湾后,没能看见\"梦中的明天\",不足5个月便急病去世,年仅39岁,可谓是英才早逝。因此在沪剧唱词中多次呐喊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十分符合一位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

    在郑成功死后,郑氏集团势力早已不如从前,很快便被康熙亲手拿下,让清朝的领土逐渐走向完整。清朝也在康熙的治理之下,愈加繁荣昌盛。

    数百年之后,更多的人会记得那个\"康熙大帝\",而少有人会主动想起郑成功。只有史实,记载着郑成功曾经为大明做出的最后努力,记载着他英年早逝之后,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悲凉心境。

    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

    郑成功是17世纪着名的抗清名将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

    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东平地区、赤嵌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

    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

    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在那个晨光初照的清晨,八仙桥茶楼内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斑驳地洒在古朴的桌面上,为这传统韵味十足的空间添上一抹温馨的金黄。

    茶楼内,各式各样的茶具排列得错落有致,茶香与沪剧的悠扬曲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生活画卷。

    钱凯,沪剧名伶,身着华丽的戏服,站在茶楼中央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上,正深情地演绎着《郑成功》这一经典剧目。

    他的声音浑厚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情感,仿佛能穿越时空,将听众带回到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