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求贤令的发布。
说到建安元年,必须提一嘴这个年号的意义。
汉献帝在董承、杨奉等人保护下一路跑到陕县准备北渡黄河,已经是兴平二年年末。
当时的环境相当恶劣,朝廷几乎处于停摆状态,有事也只能在荆棘房里讨论。
所以当汉献帝摆脱李郭的追击,平稳地踏上返回雒阳的道路之时,心里就有一个念头。
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未来都是光明的道路。
恰好公元196年来临,汉献帝便将希望寄托在新的一年,改年号为建安。
建,意为建立、开创,暗含对新一年新的朝廷充满期待;
安,指安定、和平,刘协希望能通过东归雒阳,重树朝廷来结束这个战乱的时代。
兴平三年也就改为了建安元年。
这便是建安,汉室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曹操命运的拐点。
风云缥缈的朝廷似乎迎来了一丝微光,而曹操,这位在乱世中几经沉浮的枭雄,终于熬过了他人生中最晦暗的岁月。
汉献帝东归洛阳,天下无主,而曹操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机遇,\"奉天子以令不臣\",从此奠定了曹氏基业。
\"建安\"二字,冥冥之中仿佛专为曹操而设。它不仅是一个年号,更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建安七子\"的文采风流,皆源于此。
而巧合的是,曹操最疼爱的神童曹冲,也在这充满希望的一年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