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39章 抬棺出征

第39章 抬棺出征(3/5)



    他弯腰,用两根手指,极其嫌恶地拈起那杆尚带余温的烟枪,仿佛拈着一条毒蛇。冰冷的触感和那令人作呕的甜腻气息让他胃里一阵翻腾。

    他紧紧攥着烟枪,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帐,对着闻声赶来的巡夜军官厉声喝道:

    “拿下!连同搜出的所有烟土烟具,一并押往校场!击鼓!聚将!集合全军!”

    急促而沉闷的聚将鼓声,如同滚雷般骤然撕裂了寒冷的夜空,在死寂的陕甘大营上空炸响!

    各营将官兵卒从睡梦中惊醒,茫然、惊惧,不知发生了何等大事,慌忙穿衣披甲,在军官的厉声催促下,顶着寒风,潮水般涌向校场。

    偌大的校场上,很快黑压压站满了人。无数火把被点燃,熊熊火光跳跃着,将校场照得亮如白昼,也将左宗棠铁青的脸映得如同怒目金刚。

    寒风卷着火光,在数万将士惊疑不定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

    三名面无人色的兵卒和搜出的烟土烟具被推搡到校场中央的高台下。

    左宗棠手持那杆缴获的烟枪,一步步走上高台。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数万双眼睛,那目光里有痛心,有愤怒,更有一种山雨欲来的肃杀。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呼啸的北风。

    “看看!”左宗棠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校场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冰冷质感。

    他高高举起手中那罪恶的烟枪,“这就是我大清官兵!这就是本该持戈卫国的勇士!”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吸食此物,形同鬼魅!耗空精血,泯灭心志!如此军队,何以御敌?何以卫国?何以对得起朝廷粮饷,对得起祖宗疆土?!”

    他猛地将烟枪狠狠砸在高台的硬木边缘!“咔嚓!”一声脆响,那铜嘴木杆的烟枪应声断为两截!断裂的烟枪被他掷于脚下。

    “自即日起!”左宗棠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带着森然的杀意。

    “凡我营中,再有以身试法,私藏吸食鸦片者,无论兵卒将官,一经查实,斩立决!悬首辕门,以儆效尤!今夜此三人,即刻枭首!烟土烟具,当众焚毁!”

    “大帅饶命!饶命啊!”台下的三个兵卒发出绝望凄厉的哭嚎,被如狼似虎的执法亲兵死死按住。

    左宗棠面如寒霜,毫不为所动,只从牙缝里冷冷迸出一个字:“斩!”

    寒光闪处,三颗头颅滚落尘埃!浓烈的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压过了那令人作呕的鸦片气息。

    紧接着,搜出的烟土烟具被投入熊熊烈火之中,发出噼啪的爆响和更加刺鼻的气味。

    校场上,数万将士被这雷霆手段震慑得噤若寒蝉。

    不少人脸色煞白,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那浓烈的血腥味和焚烟的焦臭,混合着刺骨的寒风,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王德榜站在将领队列前排,脸色变幻不定,看着那三颗血淋淋的人头,看着高台上那个须发戟张、杀气腾腾的老帅,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沉重地垂下了头。

    自那夜之后,陕甘大营的空气仿佛被彻底涤荡过。

    那令人心悸的甜腻气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杀、紧张、甚至带着一丝恐惧的整肃气息。

    操练的号子声更加嘹亮,步伐更加整齐,眼神也更加锐利。

    无人再敢触碰那死亡的红线。

    时光在严苛的操练、严格的纪律和日益充足的粮秣供给中飞速流逝。

    枯黄的草木褪尽,又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陕甘大营,已然脱胎换骨。被裁汰的老弱早已远去,留下的六万兵卒,在刘锦棠等一批锐意进取的年轻将领日夜不辍的操演下,筋骨日渐强健,黝黑的脸膛上刻着风霜与坚毅。

    他们身着统一的青灰色新棉号褂,手持擦拭得锃亮的火枪长矛,行动间步调整齐划一,号令所至,如臂使指。

    那支曾经面黄肌瘦、暮气沉沉的疲弱之师,终于淬火成钢,显露出铁血强军的森然气象。

    光绪三年,春寒料峭,但风中已隐隐透出一丝暖意。

    校场点将台前,六万精兵肃立如林,鸦雀无声。

    刀枪如雪,旌旗猎猎。阳光刺破云层,照耀在士兵们崭新的号褂和擦亮的兵器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

    左宗棠一身簇新的藏青色官袍,外罩御赐黄马褂,站在点将台中央。

    他花白的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但那双深陷的眼睛,此刻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坚定光芒。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钢铁般的方阵,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扫过前排昂首挺胸、眼神锐利如鹰的刘锦棠。

    “将士们!”左宗棠的声音苍劲雄浑,如同洪钟大吕,在寂静的校场上空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的耳中,“半载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为的是今日!”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凛冽的空气,目光陡然投向遥远的西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