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38章 响银暗战

第38章 响银暗战(4/7)

道一旦贯通,其利何止千万?汇丰若此时退出,他日看着别家银行在此巨利中大展拳脚,不知桑顿先生届时回顾今日之决断,当作何感想?”

    言罢,不再看桑顿铁青的脸色,转身便走,长袍下摆带起一阵沉稳的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沉重的橡木门在胡雪岩身后轻轻合拢,隔绝了会客室内凝滞的空气。

    桑顿依旧站在原地,胸膛微微起伏,方才胡雪岩那番关于天山商路的话语,却像带着倒钩的种子,狠狠扎进了他的脑海。

    他烦躁地踱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外滩熙攘的码头和江面上如梭的各国轮船。

    东方汇理银行那栋带有明显法兰西第二帝国风格的大楼,在不远处清晰可见,像一根刺。

    “他是在虚张声势?还是真有把握?”桑顿低声自语,像是在问身边的副手,又像是在问自己。

    副手耸耸肩,一脸茫然。窗玻璃上,映出桑顿紧锁的眉头和闪烁不定的眼神。

    金融家的贪婪本能和对潜在巨大利润的嗅觉,开始与方才被冒犯的愤怒激烈交战。

    胡雪岩临走时那平静却隐含巨大诱惑力的语言,此刻正一点点撬动着他看似坚固的心理防线。

    汇丰银行那场不欢而散后的第三天黄昏,一个身影悄然闪进了上海县城一条僻静弄堂深处不起眼的阜康钱庄后门。

    来人正是周宽世那位星夜离湘的亲信幕僚,风尘仆仆,满脸倦色,眼窝深陷,唯有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他带来的,是一份用火漆密封、盖有周宽世提督大印和湖南巡抚衙门关防的紧急文书。

    胡雪岩在密室中拆阅,烛光跳跃,映着他凝重的脸。

    文书内容言简意赅:左帅大军已抵近肃州,出征在即。

    然饷银匮乏,军心浮动,已至燃眉!

    周宽世在信中痛陈:“饷道若绝,前功尽弃,非但新疆不复,左帅数万湘中子弟,恐尽葬黄沙!雪岩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字字如血,力透纸背。

    “燃眉……燃眉……”胡雪岩放下文书,在斗室内缓缓踱步,指尖冰凉。窗外是上海县城的万家灯火,喧嚣的人声隐隐传来,却更衬得这斗室一片死寂的沉重。

    他仿佛能听到西北戈壁上呼啸的风声,看到左宗棠帐中摇曳的孤灯,感受到数万将士腹中饥火与刀锋的冰冷。

    时间,真的成了悬在头顶、随时会斩落的利剑。

    翌日,一个微妙的信号传到了汇丰银行:法兰西东方汇理银行的远东代表杜克洛(Duclos),在一场由上海道台举办的、招待各国领事和商界名流的晚宴上,与胡雪岩“相谈甚欢”。

    两人在觥筹交错间数次碰杯,杜克洛那张典型的法国面孔上,甚至露出了难得的、热情洋溢的笑容。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进了桑顿的耳朵。

    桑顿坐在他那张宽大的桃花心木办公桌后,听着秘书的汇报,脸色阴晴不定。

    他手中把玩着一枚金路币,金币在指间灵活地翻滚,反射着吊灯冰冷的光。终于,金币“啪”地一声被按在桌面上。

    “去,”桑顿的声音低沉而果断,带着一种被逼入墙角后反而生出的狠劲,“告诉胡雪岩的管事,明天上午十点,我在这里等他。另外,”

    他顿了一下,眼神锐利,“准备一份新的条款草案……年息,就按他上次提的,十一厘半(11.5%)。”

    当胡雪岩再次踏入那间熟悉的、带着雪茄和红木味道的汇丰会客室时,气氛已与上次剑拔弩张截然不同。

    桑顿的脸上甚至挤出了一丝公式化的笑容。

    “胡先生,请坐。”桑顿示意,“经过总行慎重评估,考虑到西征对稳定中亚局势、保障未来商路畅通的潜在巨大价值,以及……贵方展现出的决心和担保物的可靠性,我们原则上同意提供这笔贷款。”

    他推过一份厚厚的、印制精美的英文合同草案。

    “金额两百万两库平银,年息十一厘半(11.5%),期限三年。以阜康钱庄及湖南指定票号联保,并以上海、江海、浙海三关洋税为第一顺位质押担保。借款自签约日起,分三批支付:首付八十万两,签约后十日内;次付七十万两,两月后;尾款五十万两,四个月后付清。所有款项支付及本息偿还,均通过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操作,由总税务司署赫德先生监督执行。您看如何?”

    胡雪岩没有立刻去看那密密麻麻的英文条款,他的目光像鹰隼般扫过桑顿的脸,捕捉着对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

    利息虽比他咬死的十一厘高了半厘,但已在可接受范围。

    关键是那分三批支付的条件!这无疑为后续调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他心中一块巨石悄然落地,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只是拿起合同,开始逐字逐句地审阅,特别是关于三关洋税质押的执行细则。

    谈判的终点,终于露出了微光。

    签字仪式被安排在汇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