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21章 自缚降旗

第21章 自缚降旗(4/5)

,让董福祥瞬间感到呼吸都沉重了几分。

    “禀大帅!”刘松山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恭敬而清晰,“卑职刘松山,携新整编‘董字营’统领董福祥,前来复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者缓缓转过身。左宗棠!面庞清瘦,颧骨微凸,皱纹深刻如刀刻斧凿,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目光沉静如古井深潭,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虚妄。

    那目光在董福祥身上只停留了一瞬,却让董福祥感觉自己从里到外都被看了个通透,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山岳般压下。

    “罪将董福祥,叩见左大帅!”董福祥没有丝毫犹豫,推金山倒玉柱般,单膝跪地,抱拳过顶,声音洪亮,头颅却深深低下。

    熊皮大氅滑落肩头,露出内里刘松山所赠的崭新军服,也显露出他恭敬的姿态。

    左宗棠没有立刻叫起,缓步走到帅案之后坐下,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光洁的红木案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节堂内一片沉寂,落针可闻。

    “董福祥,”左宗棠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带着湖南口音的官话却字字清晰,如同冰珠落玉盘,砸在人心上。

    “灵州之事,震动朝野。你,本是其中一股。刘军门报你自缚请降,为保数万生灵免遭涂炭,其情可悯。然,降而复叛者,古来有之。本帅,凭什么信你?”

    字字如刀,直指要害。

    董福祥猛地抬起头,没有辩解,没有惶恐,只有一片坦荡的赤诚和磐石般的坚定。

    他迎着左宗棠那双能洞彻人心的眼睛,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回大帅!福祥起于草莽,开馆授徒,讲的是一个‘义’字!当日裹挟堡民,是为活命,情非得已!今蒙刘军门不杀之恩,结为兄弟,更知朝廷雷霆雨露,皆有其道!灵州殷鉴不远,福祥岂忍再见桑梓父老血流成河?此其一!”

    他顿了顿,胸膛起伏,声音愈发激昂:“其二!刘大哥待我以诚,解缚赠袍,结为兄弟!士为知己者死!董福祥虽粗鄙,亦知‘忠义’二字重逾千钧!此身此命,已许刘大哥,许朝廷!若生二心,天地不容,人神共诛!”

    “其三!”他目光灼灼,如同燃烧的炭火,“大帅挥师西来,志在平定陕甘,安抚回汉,重现太平!此乃煌煌正道!福祥生于斯,长于斯,深知此地回汉情弊,沟壑险阻!愿为大帅前驱,效犬马之劳!以我血肉,赎我前罪!以我董字营数千陕北子弟的血勇,为大帅荡平叛逆,开此太平之路!此心此志,天地可表!大帅明察!”

    字字铿锵,发自肺腑。节堂内一片寂静。

    左宗棠敲击桌面的手指不知何时已经停下。他那双深潭般的眼睛凝视着董福祥,审视着他脸上每一寸坚毅的线条,感受着他话语中那股滚烫的、近乎燃烧的赤诚与决绝。

    良久。

    左宗棠清癯的脸上,那刀刻般的皱纹似乎微微舒展了一下,眼中锐利的审视渐渐沉淀,化作一种深沉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

    他缓缓站起身,绕过帅案,走到董福祥面前。

    “起来说话。”声音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冰寒。

    董福祥依言起身,垂手肃立。

    “陕甘乱局,糜烂千里。回汉仇杀,积怨如山。欲要长治久安,非仅凭武力剿杀可成。”

    左宗棠的目光越过董福祥,仿佛投向西北广袤而苦难的土地,“需剿抚并用,需识地理、知民情、晓回务之干才,深入虎穴,宣谕朝廷德意,分化瓦解,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董福祥,那目光变得深邃而充满力量,“董福祥,你出身此地,熟悉风土人情,在回汉之中皆有根基声望。更难得者,是你这份为保桑梓甘愿自缚的担当,和你此刻眼中这份洗心革面、愿为朝廷效死的赤诚!”

    他猛地提高了声音,带着一种决定千钧的决断:“刘军门保举你为‘董字营’统领,本帅照准!然,陕甘要安靖,西北要屏障,区区一营,格局太小!”

    董福祥心头猛地一跳,屏住了呼吸。

    “本帅决议,”左宗棠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在节堂内回荡。

    “以你‘董字营’为骨干,再行招募陕甘忠勇果敢之士,扩编为‘甘军’!你董福祥,即为此甘军首任统领!秩从三品,授游击将军衔!专责抚定地方,协同大军进剿,并为日后经略西域,预做筹谋!”

    甘军统领!游击将军!

    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在董福祥耳边炸响!他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左宗棠。

    从自缚待死的囚徒,到一军统领、朝廷命官!这转变之大,如同一步登天!

    “噗通!”

    董福祥没有丝毫犹豫,再次重重跪倒在地!这一次,是双膝!

    额头狠狠磕在冰冷的青砖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大帅!”再抬起头时,这位铁打的汉子已是虎目含泪,声音哽咽,却带着一种焚身以报的炽热与坚定。

    “董福祥……何德何能,蒙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