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15章 百战老兵

第15章 百战老兵(3/6)

的字迹,眼前却闪过寨墙血战倒下的哨长、攀爬绝壁时身后兄弟粗重的喘息、还有无数倒在他身前身后的模糊面孔。这腰牌的分量,是用血与命堆砌起来的。

    就在刘松山刚刚适应营官身份,踌躇满志之际,一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般传来:咸丰九年(1859年)初,他素所敬仰的老上司,老湘军的创建者之一,勇猛刚毅的王錱王统领,因积劳成疾,遽然病逝于江西前线军中!

    消息传来,整个老湘军大营陷入一片悲恸。刘松山独自一人站在营帐外,望着铅灰色的天空,久久无言。

    王錱于他,不仅是提拔他的恩主,更是湘军精神的象征,是他军旅生涯最初也是最明亮的灯塔。

    如今灯塔熄灭,前路似乎瞬间晦暗不明。

    接替王錱统领老湘营的,是同样以稳健着称的张运兰。

    刘松山收拾起悲痛,带着他麾下的第四旗,默默归入张运兰的指挥序列。

    他明白,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袍泽的血不能白流,脚下的路还得继续用刀枪劈开。

    张运兰很快给了刘松山证明自己的机会。

    咸丰九年(1859年)夏,老湘营奉命随主力进攻江西重镇景德镇。

    此地扼守要冲,太平军依托坚固的城防和城外复杂的水网、窑场废墟层层布防,易守难攻。

    清军主力在城外与太平军反复拉锯,伤亡颇重,战事胶着。

    张运兰将目光投向了刘松山和他的第四旗。

    “松山,”张运兰指着沙盘上景德镇东南角一片由废弃窑场、残破民房和沟渠组成的复杂区域。

    “贼寇在此处依托废墟顽抗,阻滞我大军侧翼,久攻不下。此地巷道狭窄曲折,大股兵力难以展开,正需精兵强锐,逐屋争夺,拔掉这颗钉子!本官知你营中多敢战之士,尤擅近身搏杀、巷战攻坚。此任艰巨,非你莫属!”

    刘松山凝视着沙盘上那片犬牙交错的区域,眼中并无惧色,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

    他抱拳沉声道:“大人放心!卑职第四旗,愿为全军前锋,啃下这块硬骨头!”

    翌日拂晓,惨烈的巷战在废弃窑场区打响。这里早已面目全非,残垣断壁构成了天然的迷宫和堡垒,太平军士兵如同鬼魅般潜伏在断墙后、窑洞内、瓦砾堆中,冷枪冷箭防不胜防。

    刘松山将全营化整为零,以什为单位,相互掩护,逐屋清剿。他自己则亲率一队最精锐的刀牌手,始终顶在最危险的前锋位置。

    战斗异常残酷。在一个狭窄得仅容两人并行的巷道拐角,冲在最前的两名亲兵突然被两侧矮墙上同时刺出的几杆长矛捅穿!

    惨叫声中,刘松山目眦欲裂,暴喝一声,不退反进!他左手擎起一面沉重的包铁木盾,硬生生撞开刺来的矛尖,右手腰刀借着冲势,化作一道凌厉的寒光,自下而上斜撩而出!

    “噗嗤!”一声,一个从矮墙后探出大半个身子偷袭的太平军士兵,被这一刀从肋下直豁开到脖颈,鲜血内脏喷涌而出!

    滚烫的血溅了刘松山满头满脸,他恍若未觉,脚步不停,盾牌猛地向左一撞,将另一个探头欲刺的敌人撞得踉跄后退,右手刀顺势一个凶狠的突刺,刀尖透背而出!

    他拔出刀,一脚踹开尸体,嘶吼道:“刀牌手顶前!长矛手随后补位!火铳手,给老子盯死两边的墙头!压上去!”

    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令人心颤的稳定力量,如同定海神针,让陷入短暂混乱的队伍迅速稳住阵脚,重新结成紧密的突击阵型,像一把烧红的尖刀,一寸一寸、无比艰难却又无比坚定地向着窑场废墟的纵深狠狠凿了进去!

    这场血腥的逐屋争夺战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当刘松山带着满身血污、疲惫不堪但眼神依旧锐利的队伍,最终肃清了最后一片废墟,将残敌彻底逐出窑场区时,他麾下第四旗的伤亡已近三成。

    然而,正是这惨烈的牺牲,为清军主力打开了通往景德镇核心城区的关键通道。景德镇,最终陷落。

    战报飞递,刘松山第四旗的悍勇与坚韧,再次震动全军。

    他的名字,连同他那如同磐石般在血火中巍然不动的身影,开始真正进入湘军高层统帅的视野。

    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攻打安徽徽州的惨烈战役中,刘松山率部率先登城,身被数创而战意愈炽,最终克复坚城,立下赫赫战功。

    捷报上达天听,朝廷谕旨擢升其为副将,并赏赐“总兵记名”的殊荣!

    这意味着,他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高级武将的门槛,只待一个实缺。

    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城破,太平天国的旗帜在烈焰中化为灰烬。席卷南中国十余载的狂飙似乎终于平息。

    论功行赏,刘松山以军功和资历,受命代理皖南镇总兵,不久即实授为甘肃肃州镇总兵!

    从湘乡田埂走出的农家子弟,终于凭借着一刀一枪、累累伤痕,搏杀到了朝廷正二品大员、独镇一方的总兵高位!

    消息传回湘乡老家,早已物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