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更大的爆发。
“烧了鬼堂!烧了鬼堂!”
不知是谁声嘶力竭地喊出了第一声,瞬间点燃了燎原之火。
人群不再停留,如同决堤的狂涛,裹挟着刚刚宣泄了部分暴力、却更加亢奋的情绪,向着望海楼教堂和法国领事馆的方向汹涌而去。
他们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狂热的毁灭光芒。
望海楼教堂那哥特式的尖顶,在人们眼中不再是信仰的象征,而是魔鬼的巢穴。
火把被点燃,从四面八方投掷进去。
木质的门窗、桌椅、祭坛、圣经……一切能燃烧的东西瞬间被贪婪的火舌吞噬。
浓烟滚滚,夹杂着彩绘玻璃被烧裂的噼啪声,直冲云霄。
那座曾经俯瞰海河的宏伟建筑,在烈火中发出痛苦的呻吟,轰然倒塌的十字架坠入火海,溅起冲天的火星。
仁慈堂(育婴堂)更是成了仇恨的焦点。这个引发所有猜疑和恐惧的源头,被彻底付之一炬。
火焰中,似乎能听到无数冤魂的叹息。
法国领事馆的遭遇同样如此。
代表着法兰西帝国威严的旗帜被扯下,在脚下践踏。
文件柜被砸开,纸张如雪片般飞扬,随即被投入火堆。
家具、器皿,所有代表西方文明的东西,都在暴怒的火焰中化为灰烬。
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浓烟在天津城上空形成巨大的、不祥的黑色帷幕。
当夕阳如血般涂抹在渤海湾的尽头时,天津城已是一片地狱景象。
几处燃烧的建筑像巨大的火炬,将天空映照得如同白昼。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和血腥气。
海河呜咽着流淌,河面上倒映着冲天的火光,仿佛整条河都在燃烧。
大沽口方向,几艘悬挂着各国旗帜(尤其是三色旗)的军舰,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悄然调整了炮口的方向,冰冷地指向这片陷入疯狂与毁灭的土地。
舰桥上,军官们拿着望远镜,沉默地注视着内陆那片不祥的红光。
电报机在船舱里嘀嗒作响,将“天津暴乱,领事丰大业及多人遇害”的简短电文,变成冰冷的密码,越过重洋,飞向巴黎、伦敦、圣彼得堡……
丰大业的尸体,连同他那破碎的尊严和帝国的傲慢,静静地躺在天津卫的尘埃里。
他鲁莽的枪声,点燃了一场焚城大火,也彻底烧掉了清廷最后一点虚妄的体面。
渤海湾的波涛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急速酝酿,而这具倒在街头、无人收敛的洋人尸体,成了这场风暴最刺眼的注脚。
一个傲慢的帝国代表,以最惨烈的方式,亲尝了他所蔑视的这片土地上积压百年的苦涩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