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566章 一切行为皆有据可查

第566章 一切行为皆有据可查(1/3)

    朱元璋不服,那叶轩懂得太多了吧?难怪孙子这么喜欢。

    现在他难以安抚大孙子了,一切皆因叶轩那小子。

    最终,朱元璋只能勉强答应朱雄英。

    “乖孙,非是爷爷不让你外出,只是外面危险。这样吧,爷爷允许你每月出宫一次,如何?”

    “太好了!”朱雄英兴奋地大喊,满脸喜悦。

    次日,宏伟壮丽的大殿内,朱元璋头戴华丽冠冕,身着绣有团龙的华丽龙袍,腰系金玉琥珀带。

    他目光锐利地扫视下方。

    身着绯色官服,头戴官帽的文武百官排列整齐,手持记录朝事的板笏,低头谦卑,不敢直视圣颜。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等人位列前排,胡惟庸、杨宪等随后。

    一官员奏报:“开放海禁后,商 ** 造大船进行海外贸易,沿海官员上报,请皇上定夺是否禁止。”

    朱元璋心生欢喜,这正是他所期待。

    “朕已表明态度,支持商人,开放海禁,自不会阻拦。沿海官员应鼓励支持商人,而非阻挠。若有违抗,朕绝不轻饶!”

    朱元璋最后一句语气凌厉,大殿气氛骤降。

    百官心惊,意识到朱元璋此次支持海贸,解除海禁,决心已定。

    他欲借此机会从商人处获利,若沿海官员捣乱,定不轻饶。

    他的计划彻底落空。

    这无疑是断了人家的生计。

    朱元璋怎能不急。

    于是,他当场放出了狠话。

    在文武百官奏报完事情后,朱元璋扫视众人,说道:

    “朕决定推行考成法,对文武百官进行考评。”

    他已完全理解了叶轩提出的考成法。

    经过深思,他才决定在朝堂上宣布这项制度。

    以考成法考评官员,既可防止他们偷懒懈怠,又能让大明官员都积极起来为大明效力,同时还能监督文武百官和地方官员。

    这正是朱元璋所期望的制度。

    “考成法?”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刘伯温身着绯红官袍,双手插袖,面色平静。

    听到“考成法”,他微微抬眼看向朱元璋,随即又闭上眼,隐藏起眼中的所有思绪。

    他心中疑惑。

    朱元璋又出新制度了?

    之前朱元璋已连出数个新政。

    解除海禁、支持商贸、造船建海上无敌舰队,还允许藩王征伐他国扩张领地。

    如今这又是哪一出?

    朱元璋怎会有如此多的改革举措。

    这项政策,难道也是那人出的主意?

    刘伯温心中思绪翻涌。

    李善长眉头紧锁,站了出来,拱手问道:

    “皇上,臣有疑惑。

    何为‘考成法’?”

    朱元璋向文武百官解释了一番。

    考成法就是通过簿册记录文武百官的任务及预期完成时间,交由相关部门定期考核的制度。

    解释完后,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陷入沉思。

    将要做的事和预期完成时间都记录在簿册,再由相关部门定期审核?

    若完不成簿册上的任务会怎样?

    他们以往从未如此行事。

    完成任务,全凭个人自觉。

    若非重大事宜,朱元璋不会急于催促。

    官员们若图安逸,朱元璋亦难以察觉。

    现今,朱元璋推行考成法,详录官员职责与预期完成时限,情势大变。

    一切行为皆有据可查。

    谁人懈怠,谁人勤奋,一查即明。

    更甚者,此考核将交由特定部门定期复审。

    此“特定部门”究竟所指何方?

    众人隐隐感到,此部门权势颇大,一旦考成法实施,它将拥有监察百官与地方官的权力,从而集中大量权力。

    此时,杨宪挺身而出,拱手道:

    “皇上,臣支持此制。”

    “考成法实为妙计。”

    “它能有效考核并监督百官,使之不敢懈怠。”

    “皇上智谋过人,想出如此良策,乃大明与百姓之福......”

    杨宪一番恭维。

    刘伯温对杨宪贸然支持新政,略显不满。

    杨宪乃其学生,行事鲁莽,未经深思,便急于表态,还大肆恭维朱元璋,行为颇为低俗。

    刘伯温闭目,不愿目睹此景。

    李善长多看了杨宪几眼,眉头紧锁。

    自杨宪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后,性情大变,行事跋扈,重用亲信,锋芒毕露,且与他和胡惟庸等人争斗不断。

    李善长未曾料到杨宪竟成此般模样。

    思索片刻,李善长亦出列道:

    “皇上,考成法虽好,但全面推行略显仓促。臣以为,应先小规模实施,再逐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