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 > 第107章 孙指导2026年世界杯选人思路

第107章 孙指导2026年世界杯选人思路(3/3)

如果长期如此,不仅会增加他们受伤的风险,缩短他们的职业生涯巅峰期,更会在关键时刻成为球队的隐患。

    他回忆起对阵英格兰的下半场,当他想做出战术调整,换下一名旅欧核心让他稍作喘息时,他却犹豫了。他回头看向替补席,那些国内球员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但孙卫国的心中却充满了不确定。他不敢确定换上他们后,球队的防守强度会不会瞬间下降?进攻的流畅度会不会戛然而止?

    这种“不敢换人”的窘境,比场上的丢球更让一个主教练感到无力。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孙卫国睁开眼睛,目光变得异常坚定,“一支真正强大的球队,绝不仅仅是首发11人强大,更在于它拥有强大的板凳深度。”

    他要在2026年打造的,是一支能够进行有效轮换的中国队。

    他设想中的理想画面是:在世界杯预选赛面对实力稍弱的对手时,他可以放心地让陆弦或陈思休息半场,甚至轮休整场,而派上的国内球员依然能够保证球队拿下比赛。在世界杯正赛的小组赛阶段,面对密集的赛程,他可以根据对手的特点和球员的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员轮换,让主力球员得到宝贵的休息时间,以最佳状态迎接淘汰赛的到来。

    当比赛陷入僵局,他需要后手出牌时,他希望自己派上场的球员,是一个能改变战局的“超级替补”,而不是一个仅仅为了拖延时间的“工兵”。

    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内球员班底作为支撑。这些球员不仅要有能力首发,更要有在比赛任何时段替补登场都能即插即用、无缝衔接的能力。他们必须理解并能执行与旅欧球员同一套战术体系,拥有相近的比赛节奏感和抗压能力。

    这就是这次“新西兰大考”的另一层深意。孙卫国要考察的,不仅仅是谁能成为首发,更是谁能成为那个可靠的“第12人”、“第13人”……

    他需要的17名国内球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排列组合的“资源库”。有人负责稳定首发,有人负责冲击替补,有人则可能是在特定战术下发挥奇效的棋子。

    “世界杯是一场漫长的战争,而不是一场90分钟的战斗。”孙卫国在心中对自己说,“我需要的是一支完整的军队,而不仅仅是几个超级英雄。”

    他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这次新西兰之行,他要找到的,不仅是能与陆弦、陈思并肩作战的勇士,更是能在他们需要休息时,能扛起球队大旗的可靠后盾。这,才是通往2026年更高峰的唯一路径。基于这样的认知,孙卫国才下定决心,要进行这次残酷的“新西兰大考”。他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最好的17个人,他要的是能在高压下保持冷静,能坚决执行战术,能与旅欧球员在同一个节奏上思考和比赛的17个人。他要通过这次选拔,找到那些“最硬的木板”,来打造一个更加坚固、更加均衡的“木桶”。

    他知道,这样的选拔方式很残酷,甚至会引起争议。但为了2026年那更高的目标,为了不让旅欧球员们的巅峰期被国内球员的短板所拖累,他必须这么做。这既是对国家队负责,也是对陆弦、陈思这些天才球员的职业生涯负责。

    训练间歇,武磊作为球队的老大哥,特意找到了显得有些急躁的谭空。他递过去一瓶水,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说道:“别想太多,踢你自己的球。越想证明自己,越容易出错。教练看的是你对球队的贡献,不是你过了几个人。咱们是一个整体,只有球队好了,我们每个人才有机会。”

    雷纳德也用他特有的方式安抚着队内年轻的前锋们,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如何在门前保持冷静。

    这两位球队的“老大”,此刻的作用不仅仅是摧城拔寨的尖刀,更是稳定军心的“定海神针”。他们明白,这两场对新西兰的比赛,既是教练对所有人的考验,也是他们对自己领导能力的一次检验。他们必须带领这支内心暗流涌动的队伍,在南半球的赛场上,打出应有的水准,既要赢得比赛,也要赢得教练组的信任。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