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远在东方的中国足球而言,国际比赛日则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和期待。根据国际足联的赛程安排,中国男足国家队也将在三月下旬重燃战火,远赴新西兰,进行两场友谊赛。
令人意外的是,本次国家队主教练孙卫国并没有征召任何旅欧球员,包括皇家马德里的陆弦、陈思,马德里竞技的田皓月,意甲尤文图斯的王柯以及其他在欧洲联赛效力的球员。对此,孙卫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他的解释:
“这次集训和比赛,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国内球员,考察他们的状态和能力。如果我们要追求战绩,或者是与更高水平的对手交锋,那自然会考虑征召陆弦这样的顶级球员。但这次面对新西兰,我更希望看到国内球员能够承担起责任,展现出他们的实力和进步。这是给他们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意味着,球迷们暂时无法看到陆弦和陈思等人在国家队的风采。但同时,这也为更多国内联赛的球员提供了宝贵的为国效力的机会,也让外界对这支“纯本土”的国家队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中国男足出征新西兰的23人名单也随之公布,阵容如下:
门将: 赵峰、王雷、刘座。
后卫: 孙国领、李真帅、李昂星、张芃、魏雨、邓文。
中场: 吴希文、王柯源、徐鑫、何超文、张佳。
前场: 武磊、谭空、林铭、刘彬、陈蒲、刘阳、韦世一、谢飞、雷纳德。
这份大名单中,去年参加过卡塔尔世界杯的也就门将赵峰、后卫张芃、李真帅,前场武磊、雷纳德和韦世一。孙卫国带着这份特殊的名单,中国男足启程前往南半球。他们的首场比赛定于2023年3月2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的智能山球场(Mt Smart Stadium)举行。三天后,也就是3月26日,双方的第二场比赛将在新西兰惠灵顿的天空体育场(Sky Stadium)进行。
到达新西兰后,在集训开始前的内部会议上,孙卫国教练向这23名球员坦诚地公布了国家队未来的组建计划。他直言不讳地告诉队员们,虽然这次没有征召旅欧球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被国家队边缘化。相反,这是一次严格的选拔,一次残酷的竞争。
“这次新西兰之行,对你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考验。”孙卫国教练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在这23个人中,最终将会有六名球员,在本次国际比赛日结束后,离开国家队。而剩下的17人,将与我们的旅欧球员,共同组成中国男足征战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核心阵容。”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每个球员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紧张和难以置信。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面对新西兰队的挑战,更要在这两场比赛中,拼尽全力,展现出自己最强的实力,去争取那仅仅17个珍贵的席位。
压力,瞬间拉满。
孙卫国教练的目光扫过每一个球员,他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复杂情绪,但他没有退缩。他知道,要打造一支真正的强队,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让球员们始终保持饥饿感和危机感。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友谊赛,这是你们通往世界杯的最后一道考题。”孙卫国强调道,“我希望看到你们的拼劲、你们的战术执行力、你们的团队协作,以及你们在压力下的应变能力。每一分钟,每一次触球,每一次跑动,都可能决定你们的未来。”
他进一步解释了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2026年世界杯扩军,给了我们更大的机会。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的旅欧球员在欧洲高水平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他们是球队的脊梁。但国家队也需要强大的国内班底作为支撑。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和旅欧球员无缝衔接,能够适应更高强度比赛节奏的球员。这次,就是检验你们能否达到这个标准。”
这份“末位淘汰”的残酷规则,让原本只是友谊赛性质的两场比赛,瞬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在训练场上,球员们之间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所有人都明白,这两场对阵新西兰的友谊赛,将不再是简单的胜负之争,而是一场关乎个人职业生涯未来的“大考”。他们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在新西兰的赛场上,为自己赢得一张通往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入场券。
在球员们的心中,一个念头早已根深蒂固,那是一种近乎于信仰的笃定:只要那几位旅欧球员身披国家队战袍,那么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预选赛,对于中国队来说,通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过去两年亲眼所见的现实。他们见证了陆弦如何在中场用手术刀般的传球撕开亚洲顶级强队的防线;他们见证了陈思如何用风驰电掣的速度让对手的后卫望尘莫及;他们也见证了其他几位旅欧球员在更高水平的对抗中磨炼出的自信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