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励准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我在毓庆宫当值时,亲眼看见御膳茶房为皇上准备的菜色,竟有些拿捏不准,说是皇上自己制定的食谱清单。"
"说是什么营养均衡搭配,我倒看不出什么名堂。"
"你们那切不可只观于表面,得看皇上在事物的处理上表现如何?"
"这可不是孩童能够决断的。"
陆润庠忽然压低声音:"诸位可听说了?内务府最近又在裁减用度,连御用的宣纸都改成了次一等纸。"
"何止如此!"朱益藩叹道。
"一切不都是内务府那群官员在做主吗?"
陈宝琛突然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忧虑的光芒,"民国政府每月拨的这点经费,洽能够维持皇室的基本运转...。"
"但内务府的底细你我又不是不知。"
"陈师傅说得是,连那奉禄银子都要拖欠。"袁励准接口道,"我家中尚有几份薄产,还能贴补些家用。可有些同僚..."他看了眼梁鼎芬,后者正默默地往茶壶里添水,修长的手指微微发颤。
书房里一时陷入沉默,只有茶壶里的沸水发出轻微的嘶鸣。
"各位,"梁鼎芬突然放下茶杯,声音有些发颤,"袁世凯最近又向内务府施压,只是不知今日皇太后与袁世凯协商如何?"
"看醇亲王与内务府总管的表现,怕是得到了十五小朝会上差不多的结果。"
"其实我近日一直在想,与其任由内务府在这紫禁城里坐吃山空,不如..."
"不如什么?"袁励准急切地问。
"我们别再一味反对醇亲王与皇太后以皇室名义投资工商实业了,也能够大大缓解皇室的经费压力。"
"陈师傅此言差矣。"朱益藩摇头道,"如今这世道,如商股般发展商业有何用?依袁世凯之流,若挣下巨额银钱,皇室反而可能招来祸端。"
"罢了罢了。"梁鼎芬最终叹了口气,"我们还是先把眼前的日子过下去吧。咱们纵使上奏折反对,还不是石沉大海。"
谈论间几位帝师却浑然不觉。
他们知道,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作为末代帝师,他们的坚守或许微不足道,但却承载着一个没落王朝遗老遗少最后的尊严与希望。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自己在小朝廷供职的艰难与无奈。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就像一群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努力地想要保持平衡,却总是被各种力量冲击得摇摇欲坠。
“诸位,如今这大清已经是风雨飘摇,咱们这些人虽然还在为朝廷效力,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咱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尽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得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打算。这世道变了,咱们也得跟着变啊。”
众人听了,都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们知道,帝师的话虽然委婉,但却道出了他们心中的无奈与迷茫。
在这个末世之中,他们曾经的荣耀与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焦虑与不安。
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们知道,自己必须在当下的困境中,努力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夕阳渐渐西下,余晖洒在院子里,给这略显凄凉的场景增添了一丝温暖。
朱益藩却压低声音:"听说皇太后下令马佳大人裁撤敬事房在内的一众内务府机构。"
"如今经费紧张,本就难以周转,何必再贪慕这些虚荣排场。"
"也可对内务府诸多官员打压一二,何乐而不为?″
众人正激扬畅聊之时,宴席摆好,只待入席。
宴席先是十六碟精致冷盘,如蒸火腿色泽红润,咸香醇厚;酱鸭皮黑肉嫩,酱香浓郁;酥鲫鱼骨刺酥软,鱼肉鲜香;红虾色泽艳丽,鲜嫩弹牙 。
搭配炝冬笋的脆嫩、拌韭菜的清爽、皮蛋的爽滑、蜜青梅的酸甜、山楂糕的软糯,以及杏仁、瓜子等干果的香脆,还有青菜、金橘等果蔬的清新,琳琅满目,令人食欲大增 。
八大盘主菜尽显奢华,红煨鱼翅色泽红亮,鱼翅软糯入味,汤汁浓稠醇厚;黄焖鳜鱼鱼肉鲜嫩,酱香浓郁;冬菜肥鸭肉质酥烂,冬菜的清香融入鸭肉中,别具风味;酱汁肘子皮滑肉嫩,酱汁浓郁,入口即化 。还有鱿鱼片的爽滑、糟鸡的酒香四溢、清炖羊肉的汤鲜味美、八宝果饭的香甜软糯,每一道菜都堪称经典 。
八中碗菜品同样精致,红煨刺参软糯弹牙,汤汁浓郁醇厚;虎皮鸽蛋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干炒虾仁鲜嫩爽滑,香气扑鼻;红烧野鸭肉质紧实,味道醇厚 。红煨鲍鱼、金钱鸡、溜荸荠饼、酿羊肚菌等菜品,也都各具特色,烹饪技艺精湛 。
点心四盘则有炸春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