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 第196章 变化

第196章 变化(4/7)

照在青砖地上,宛如一幅动荡的水墨画。

    他闭了闭眼,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仿佛要将方才的种种疑虑与不安尽数吐出。良久,他才缓缓睁开双眼,伸手拿起最上面那份由皇帝批注的奏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皇帝的笔迹。

    马佳绍英的眉头微微一挑。这字迹虽稍显稚嫩,却透着一股子刻苦练字的痕迹,每一笔每一划都工整有力,颜筋柳骨的架势已初见端倪,甚至还能看出几分欧体的险峻与赵体的灵动。

    显然,这是在帝师陈宝琛的严格教导与陆润庠的悉心指点下,以颜、柳楷书入门,再采众家之长所练就的成果。

    "不错,不错。"马佳绍英微微颔首,对小皇帝的书法倒是颇为认可,"能看出是下了苦功的。"

    他放下对书法的品评,这才正色起奏折内容,开始认真查看起小皇帝对各项政务的批注回复。

    一、西洋医生入宫事宜

    皇帝御批:"既然民国政府已经应允,内务府与西洋医生双方既签订合同。可于三日后安排诸位西洋医生进宫......到时皇太后与醇亲王可在乾清宫接见考察,同时商议医疗器械药品采购事宜。″

    "之后由醇亲王与内务府带领诸位西洋医生,参观考察在紫禁城神武门内设立的西洋诊所。这西洋诊所的改建,虽听取了西洋医生的建议,若有不足尽量更改。″

    "此后诸位西洋医生可轮流进宫值班,为打消太医院太医们的疑虑,允许西洋医生先对紫禁城生病的宫女太监针对性挑选数名人员,进行问诊开药。″

    "另外从太医院调拨两名吏目从旁辅助,只许观察记录问诊用药过程,怎么诊断得了什么病?又相对开了哪些药?吃过之后反应如何?不许插手西洋医生治疗事务。″

    马佳绍英的眉头微微舒展。小皇帝对西洋医生的引入持开放态度,但也知道紫禁城内并未全盘接受,而是留有余地——安排让皇太后与醇亲王在乾清宫接见考察,同时商议医疗器械药品采购事宜。

    更特意安排醇亲王与内务府带领西洋医生参观紫禁城设立的西洋诊所,并对改建提出意见。

    最令马佳绍英赞赏的是,小皇帝对太医院太医们的情绪考虑得颇为周到——允许西洋医生先对生病的宫女太监针对性问诊,再调拨两名太医院吏目从旁辅助,只许观察记录,不许插手治疗事务。既展现了接纳新事物的开放心态,又安抚了旧臣的情绪。

    "陛下考虑得倒是周全。"他轻声自语,笔尖在纸上轻轻一点。

    二、紫禁城宫殿修缮进度

    皇帝御批:"暂停紫禁城各处宫殿的维修,只用保持基本样式,屋顶不漏雨水即可......"

    "有的宫殿已经损毁,之前打算维修但还未施工的宫殿,只用维修屋顶保持不渗水即可。其建筑样式绘画不用维修。″

    "已及正在施工的宫殿,工匠做完正在进行的施工程序后便停止施工。将准备的修缮材料分分门别类登记入库。此后紫禁城只用保持四位太妃以及皇太后皇帝的各个宫殿住处的维护。″

    马佳绍英的眉头忽然紧锁。皇帝竟下令暂停所有宫殿的修缮工程,仅保持基本居住条件,甚至要求将已准备的修缮材料登记入库,今后只维护四位太妃及皇太后、皇帝的居所。

    "这是何意?"他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紫禁城乃皇家颜面,如此潦草......"

    但转念一想,或许这正是皇太后与小皇帝的权宜之计——在国库空虚、民国政府虎视眈眈的当下,节省开支,避免铺张,才是明智之举。

    奏折最后还夹着一份折子批条。

    让内务府准备六十把大锁及铁链,要求将紫禁城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千多间。除去各位主子和宫女太监的住所以及常用宫殿外,一律关闭宫门上锁。

    除定期安排宫女太监洒扫检查,一旬安排一次,此外宫殿不再开启。至于这些宫殿中的摆件物品,由太极殿首领太监安寿带领小太监登记收取入库。

    马佳绍英看着这份单独的批条,皇上与皇太后究竟是何意?

    怎么感觉皇帝此举,乃是皇室全面收缩,以备不时之需。更多的是在防范什么?

    三、裁减宫廷人员

    皇帝御批:"现查宫廷人员过多,在保持皇室规制的情况下......内务府下辖广储司、会计司、掌仪司、都虞司官职人数暂时不做调整,之后由皇太后挑选推荐人选替换官职。″

    "至于慎刑司、营造司、庆丰司、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一律现存官员各减半。御膳茶房御厨数量以及敬事房太监数量根据各宫主子所需进行裁减。织造处已不再监造苏杭织造局便完全裁撤掉。"

    小皇帝的批注显示,他并未大刀阔斧地裁员,而是有选择性地精简——内务府下辖的广储司、会计司等核心机构官职人数暂时不做调整,但慎刑司、营造司等次要机构官员一律减半。御膳茶房、敬事房等处的太监数量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