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饥饿的年代,党家坪的教育受到极大的影响。学校基本上都已经关闭,孩子们没有地方去学习。只有一个老教师,他虽然也很饿,但还是坚持在自己的家里教那些还能上学的孩子一些基础知识。他用自己仅有的一点纸张,给孩子们写字、画画,希望能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还能有一点文化的滋养,苦苦地挣扎着,不让文化在饥饿中失传,也不耽搁孩子们成长中的学习。党家长孙云儿能够说话,也呀呀学语,数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新来个乔兰姐姐跟他玩,自然非常高兴,跳跳蹦蹦地喊:“兰姐姐,兰姐姐。”
从此以后,党明金和黄天秀终日在那片仅有的自留地自留山中忙碌,犹如辛勤的蜜蜂,不仅要忙于劳作,还要照顾孙子云儿。而聋子则带着朱一琼,参加生产队分派的农活。秀兰因读过小学,被抽去学习医疗卫生知识,准备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赤脚医生。但党家坪村的土地犹如一位疲惫的老人,长时间的荒废使其肥力低下,想要重新耕种,简直比登天还难。更糟糕的是,一些外地的流民如潮水般涌入,其中就包括聋子的媳妇朱一琼母女。他们是从更远的地方逃荒而来,如饿狼般要重新分配那本就紧张的土地山林,这让村民们的意见如火山般爆发。但老教师挺身而出,他说:“大家都是可怜人,都是在饥饿的逼迫下才走到一起的。”经过艰苦的思想疏通,村民们还是勉强接纳了这些流民,大家如同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互相扶持着,艰难地苦度这饥饿的时期。人们就像一群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在饥饿的惊涛骇浪中苦苦挣扎着前行。他们宛如无头苍蝇,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抵达那安全的港湾?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