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也发现了。\"楚昭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公主手持翡翠镯,神色凝重,\"国库中所有翡翠制品昨夜不翼而飞,守卫皆中了巫蛊之毒。而这只镯子......\"她将翡翠镯贴近白玉镯,两道光晕瞬间交融,化作一道光柱直冲天际。
远处皇宫方向,传来沉闷的钟声。司天监急报:\"启禀陛下、娘娘,血月现于中天!\"沈明姝抬头望去,只见赤红如血的月亮悬在夜空,与双镯交织的光芒相映,恍若天地都被染成血色。
楚昭宁突然捂住心口,脸色惨白:\"不好,新帝在祭天台!\"两人策马狂奔,却见祭天台四周已被黑雾笼罩。透过雾气,隐约可见太子谋士正将翡翠镯嵌入祭坛凹槽,新帝昏迷在侧,鲜血顺着祭坛纹路蜿蜒流淌。
\"住手!\"沈明姝挥剑冲上前,白玉镯爆发出刺目强光。她感觉体内有股力量在翻涌,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千年前,大楚初代帝王为平息战乱,用双生镯封印邪祟,却也因此留下诅咒:若双镯重聚,被封印之物将苏醒。
谋士狂笑不止:\"沈明姝,你以为自己是救世之人?错了!你们沈家世代守护的,不过是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他猛地将新帝推向祭坛中心,\"今日,就让你们亲眼见证大楚的覆灭!\"
楚昭宁飞身挡住新帝,却被黑雾击中,口吐鲜血。沈明姝看着怀中昏迷的公主,心中恨意滔天。她将双镯死死扣在掌心,嘶声大喊:\"我倒要看看,是诅咒厉害,还是我沈家的守护之力更强!\"
双镯光芒暴涨,与血月的红光激烈碰撞。地动山摇间,祭坛轰然崩塌,黑雾在强光中消散。沈明姝瘫倒在地,隐约看见谋士被吸入地底,而楚昭宁手腕上不知何时多了道玉兰状的印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血月与双镯引发的异象是否真的平息了危机?楚昭宁手腕的玉兰印记暗藏何种力量?沈父日记中未写完的\"唤醒\"究竟指向什么?邻国进贡翡翠镯背后,是否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操控一切?
第十二章:暗流惊澜
晨露未曦,楚昭宁腕间的玉兰印记在晨光中泛起微光,与沈明姝的白玉镯遥相呼应。新帝经此一役高烧不退,整个皇宫笼罩在凝重的气氛中。沈明姝守在御书房,手中反复摩挲着从祭坛废墟中捡回的半块刻满符文的玉片,符文的纹路竟与双生镯上的图腾如出一辙。
\"娘娘,北狄使臣求见。\"太监尖细的嗓音打破寂静。沈明姝抬眼,只见一名戴着青铜面具的使者踏入殿内,随身带着的檀木匣散发出诡异的冷香。
\"我王听闻大楚遇劫,特献上古医典,可解陛下顽疾。\"使者打开木匣,泛黄的书页间夹着干枯的曼陀罗花,\"不过,此医典需以双生镯为引,方能显现真容。\"
沈明姝的指尖悄然按上剑柄。自血月之夜后,关于双生镯的任何消息都让她警惕。她正要开口拒绝,楚昭宁却疾步而入,手腕上的玉兰印记突然灼烫如炙:\"且慢!这医典......\"话音未落,使者猛地扯下面具,竟是消失已久的太子贴身侍卫!
侍卫狞笑一声,木匣中瞬间腾起紫色烟雾。沈明姝挥袖扇开烟雾,软剑直取对方咽喉,却见侍卫化作一团黑雾消散。医典在地上自燃,火苗中浮现出一行血字:\"双生镯合,黄泉门开。\"
楚昭宁捡起还未燃尽的残页,脸色煞白:\"千年前,初代帝王封印邪祟的地方,正是被称作'黄泉门'的禁地。若有人集齐双生镯与祭坛玉片,就能......\"她攥紧沈明姝的手,\"太子谋士临死前的狂笑,恐怕不是虚张声势。\"
入夜,沈明姝独自来到冷宫。这里曾是太子被囚禁的地方,如今蛛网密布,透着阴森之气。她在墙角发现暗格,里面藏着一本破旧的账本,记载着数年来与北狄、南疆的密会交易。更令人心惊的是,账本末尾画着与血月之夜祭坛相似的阵法图。
\"原来他们谋划已久。\"沈明姝将账本贴身藏好,忽闻窗外传来异响。她翻窗而出,竟看见一队身着夜行衣的人抬着巨大的石棺,朝着皇宫禁地的方向走去。为首之人的腰间,赫然挂着半块玉片——与她手中的碎片纹路契合。
沈明姝悄悄尾随,却在禁地入口被楚昭宁拦住。月光下,公主的神色凝重:\"此禁地自初代帝王后便无人敢入,传闻有怨灵镇守。\"她举起手中的翡翠镯,镯身突然浮现出血色纹路,\"但双生镯有感应,或许线索就在里面。\"
两人推开布满青苔的石门,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洞内烛火忽明忽暗,墙壁上的壁画描绘着千年前的战争场景:帝王持双生镯封印怪物,无数士兵倒在血泊中。而在壁画尽头,巨大的石棺赫然立在中央,棺盖上刻着\"黄泉门\"三个大字。
\"小心!\"楚昭宁突然将沈明姝扑倒。一支淬毒的箭矢擦着耳畔飞过,钉入石壁发出\"嗡\"的声响。暗处传来鼓掌声,太子谋士的声音幽幽响起:\"不愧是沈家嫡女,果然找到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