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 第205章 十八万大军

第205章 十八万大军(1/3)

    当下,王帐内众人围坐,展开了一场关于出兵细节的激烈讨论。

    慕容穹率先开口,表明吐谷浑能出兵十万,其中骑兵七万,步兵三万。

    他要求高昌出兵数量与之相当,且先锋部队需率先突破东突厥边境防线,为后续大军开辟道路。

    李安闻言,心中暗自思量,高昌兵力有限,难以派出十万之众,但又不能在此时示弱,便委婉回应:

    “大王,高昌虽全力支持此次行动,但国内亦需留兵驻守,以防其他势力趁虚而入。

    我高昌愿出兵五万,其中四万精锐骑兵,一万步兵。

    这四万骑兵皆是久经沙场,定能在先锋之位上发挥重大作用。”

    大相拓拔昭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满:“李大人,十万对五万,兵力悬殊,这恐怕会影响战事进展。

    贵国既诚意合作,怎能在兵力上如此吝啬?”

    李安不慌不忙,面带微笑解释道:“大相有所不知,我高昌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人可当数人之用。

    而且,我们在战前已对东突厥边境进行了详细侦查,知晓其防御弱点所在。

    我军先锋定能凭借灵活战术,撕开东突厥防线,为吐谷浑大军创造有利条件。

    再者,我们还准备了一批威力强大的弓弩,这弓弩射程比寻常弓弩远了近二十米。

    而且,此弓弩操作简便,我高昌骑兵稍加训练便能熟练使用。

    在冲锋陷阵时,可迅速形成密集的箭雨,打乱东突厥的阵脚。

    定城王赫连雄双手抱胸,冷哼一声:“李大人,战场上可不光靠装备和战术,兵力多寡也是关键。

    你们高昌出兵如此之少,若先锋战事不利,我吐谷浑大军岂不是要陷入被动?”

    李安神色镇定,朝着赫连雄拱手一礼:“定城王,我理解您的担忧。

    但我高昌骑兵的实力不容小觑,这四万骑兵皆是从军中精挑细选而出,个个骑射娴熟,战斗经验丰富。

    我们愿立下军令状,若先锋部队未能完成突破任务,高昌愿承担此次战争的全部损失。”

    莫贺达干在一旁缓缓开口:“军令状虽好,但战争瞬息万变,不可太过草率。

    李大人,你可有详细的作战计划,确保以少胜多?”

    “莫贺达干大人,我只是高昌派来的外使,虽对军事略有了解,但并非将军,实在不敢妄言作战计划。

    况且如此重大之事,自然还需两国的军事将领们共同商讨,集思广益,方能制定出最周全的策略。”

    定城王赫连雄一听这话,脸上满是不屑与嘲讽:“哼!李大人,你这话说得可真轻巧。

    你跑来游说我们出兵,连个作战计划都没有,就空口白牙地说高昌骑兵厉害,这不是让我们吐谷浑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冒险吗?

    我看你们高昌根本就没有诚意合作,就是想让我们冲在前面当冤大头!”

    “定城王,您言重了。高昌的诚意毋庸置疑,我们千里迢迢赶来。

    不仅带来了合作的提议,还愿意在兵力和军备上全力支持,这难道还不能表明我们的态度吗?

    至于作战计划,并非我不愿说,而是只有双方将领深入沟通,结合两国军队的实际情况和战场形势,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我若贸然提出,岂不反而误了大事。”

    莫贺达干也在一旁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李大人,五万兵力实在太少,这仗很难打。

    你们高昌既然想合作,就得出与我们相当的兵力,十万兵马,一个都不能少。否则,这合作恐怕难以继续。”

    李安心中暗自叫苦,高昌若出兵十万,国内防守必将空虚,可此时若不据理力争,这好不容易达成的合作就要泡汤。

    “莫贺达干大人,高昌国土面积狭小,人口有限,兵力本就紧张。五万兵力已是我们竭尽全力所能抽调的。

    况且,我之前也说过,我高昌骑兵战斗力非凡,装备精良,战术灵活,五万兵力足以发挥出巨大作用。”

    赫连雄不耐烦地打断李安:“你别再提什么装备和战术了,那些都是虚的。

    战场上,人多就是优势。你们高昌要是这点诚意都没有,就别谈什么联手出兵了!”

    李安看向慕容穹,目光中带着一丝恳请:“大王,高昌真的是有心合作。

    我们也明白兵力的重要性,但实在是有心无力。

    还望大王能体谅高昌的难处,重新考虑一下出兵数量。”

    慕容穹一直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几人争论,此时他微微皱眉,缓缓开口:

    “李大人,本王也知道你们有难处,但出兵五万实在太少,难以让本王放心。

    这样吧,高昌出兵八万,这是本王的底线。否则,这出兵之事,就暂且搁置。”

    李安心中一沉,八万兵力对高昌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但此时若不答应,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

    他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