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 第204章 吐谷浑决定出兵

第204章 吐谷浑决定出兵(1/3)

    众大臣行礼退下,公孙穆忧心忡忡地走出大殿,忍不住对司马凌小声说道:

    “此计太过冒险,稍有不慎,高昌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可大王如今被野心蒙蔽,听不进劝啊。”

    司马凌微微摇头,无奈道:“右相不必多言,如今木已成舟,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走一步看一步了。”

    苏羽则匆匆回到府邸,立即差人去请李安。

    不多时,李安来到苏府,苏羽将出使吐谷浑的任务和麴文泰的计划详细告知。

    李安听后,脸色微变,但很快镇定下来,拱手道:

    “大人放心,卑职定当竭尽全力,只是此事难度颇大,还望大人多提供些便利。”

    苏羽拍了拍李安的肩膀:“放心,本尚书自会全力支持你。

    你此去吐谷浑,要先试探其态度,若他们有意联手,便好好地商讨出兵细节;

    若无意,就巧妙设计出舆论:西突厥阿史那风到吐谷浑求出兵,吐谷浑王欣喜答应助其出兵东突厥。

    记住,一切以隐藏高昌的真实意图为首要。”

    “大人放心,卑职定不会让高昌的谋划露出破绽。”李安目光坚定,接着说道,

    “只是此番舆论营造与外交周旋,需要一些助力,还望大人能拨给卑职几个擅长散布消息且口风严实的心腹。

    另外,再筹备一批足够分量的奇珍异宝,以便在关键时刻作为赠礼,打通关节。”

    苏羽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回应:“人,我会从暗卫营里挑几个精干的给你。

    他们擅长隐匿行踪与情报传播,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至于珍宝,府库中有一批刚从西域商队购置的美玉、香料,价值不菲,晚点便命人送到你府上。”

    得到苏羽的应允,李安起身,再次拱手行礼,随后告辞离开苏府,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出使吐谷浑的各项事宜。

    而在馆驿中的阿史那风,正烦躁地在馆驿内踱步,听闻高昌国使者求见。

    他猛地停下脚步,脸上闪过一丝急切,旋即又恢复了几分沉稳:“快请!”

    使者走进屋内,恭敬地行了一礼,不卑不亢道:“阿史那风将军,我家大王十分重视与西突厥的友谊。

    只是出兵之事,事关高昌国运,朝中大臣意见不一,大王需要些时日与诸位大臣细细商讨,还望将军能在馆驿安心等候几日。”

    阿史那风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不悦,他向前迈了一步,略带压迫感地说道:

    “本将军大老远赶来,诚意满满,如今却要我等?你们高昌王到底什么意思?莫不是故意拖延?”

    使者面色不改,依旧保持着微笑,从容回应:“将军切勿误会!

    出兵之事牵扯诸多方面,粮草调配、兵力部署、战后利益分配,桩桩件件都需谨慎考量。

    朝中大臣们各抒己见,大王需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最有利高昌的决策,还望将军体谅我家大王的难处。”

    “几日?到底要几日?使者可知如今我西突厥灭亡,那颉利下一个目标就是你们高昌。”

    阿史那风双眼紧紧盯着使者,“你们现在如此拖延,莫非是想等到东突厥大军压境才做决定吗?

    呵呵!要知道到那时,可一切都晚了!你们高昌不仅要生灵涂炭,你们世代积累的财富也将被洗劫一空。

    百姓沦为奴隶,王公贵族们将失去现有的一切尊荣,被颉利可汗肆意践踏尊严。”

    使者微微低头,神色平静,待阿史那风说完,才缓缓开口:“将军所言,我家大王自然知晓其中利害。

    正因为事关重大,才需慎重。高昌虽小,但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万千百姓的生死。

    这几日,大王定会尽快梳理各方利弊,给将军一个满意的答复。”

    “希望你们高昌王能明白其中的利弊,我在这馆驿等你们五日。

    若五日后你们还没有确切答复,那我就去找吐谷浑王。到那时,你们高昌可别后悔!”

    使者听闻阿史那风这番略带威胁的话语,心中虽满是不屑,但多年的外交历练让他脸上依旧挂着恭敬的笑容。

    “将军息怒,高昌与西突厥情谊深厚,我们又怎会轻易放弃合作契机?

    五日之后,必给将军一个满意的交代,还望将军宽心等待。”

    “好,我就等这五日。希望你们高昌王能看清局势,莫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将军放心!望将军在此静候佳音吧!”说罢,使者稳步退出房间,出门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他轻哼一声,低声喃喃道:“不过是个垂死挣扎的莽夫,也敢在高昌的土地上威胁我们,真是自不量力。”

    两日后,李安携苏羽筹备的厚礼,率使团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吐谷浑王城。

    城内异域风情浓郁,街道上商队络绎不绝,吆喝声此起彼伏。

    然而,李安却无心欣赏这热闹繁华之景,他心里清楚,此次任务艰巨,自己的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