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145章 朕养的狗,是咬朕讨厌的大臣,不是反过来咬主人的!

第145章 朕养的狗,是咬朕讨厌的大臣,不是反过来咬主人的!(1/2)

    朱厚熜将周伦的弹劾奏折摔在蟠龙纹案几上:

    \"好个铁骨御史,倒真当朕是泥塑木雕的菩萨!\"

    “祖制祖制,就让那些御史上按照祖制来,谁违反就拿谁是问!”

    朱批狼毫在朱砂砚里重重一蘸。

    笔尖划过\"片板不得下海\"的谏言。

    朱厚熜批下朱谕:\"着浙江道御史高淓即刻启程,携锦衣卫十员驻节台州渔船。”

    “若半年内擒获倭寇百人,准奏;”

    “若连贼影都见不着——\"

    墨迹力透纸背,在黄绫折页上晕开狰狞的红:

    \"其子孙永为渔户,世世代代不得科举出仕!\"

    当笔锋扫过弹劾杨廷和张居正等人的联名奏折时,朱批如游龙走蛇:

    \"御史王廷相口口声声商人祸国,可曾见过绸缎庄养活多少绣娘?明日起,尔等每人开垦官田百亩。”

    “何时缴足五千石赋税,何时再谈治国”

    笔杆重重磕在砚台上,惊得当值太监王永扑通跪地。

    雪光映着满案朱批,恍若鲜血淋漓。

    朱厚熜抓起茶盏饮尽冷透的祁红,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中寒芒闪烁。

    这些自诩清流的御史,背后怕是盘着根深蒂固的海禁利益链。

    那些靠走私发家的世家,那些垄断朝贡贸易的勋贵,终究是动了他们的奶酪。

    \"后天朝会,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铁骨硬,还是朕的国法利!\"

    狂风卷着残雪扑进殿内,将案头几份奏折掀起。

    朕养的狗,是要你们去咬朕讨厌的大臣的,不是反过来咬主人的!

    喝了一口祁门红茶后,朱厚熜斜倚在龙榻上,指节叩击着紫檀木案几。

    待听闻珠帘外细微的脚步声,他微微抬手,屏退了左右侍奉的宫人。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永垂首疾步而入,未及行礼便见皇帝招了招手。

    待他俯身凑近,朱厚熜吩咐道:“去内阁传朕口谕,明日早朝让刘健翻检太祖实录。

    “将洪武年间言官越权处置的旧例悉数呈上来。”

    “陛下,真的要这么做?”

    王永瞳孔骤缩,后颈瞬间渗出冷汗。

    他偷觑着皇帝的脸色,喉结艰难滚动。

    那些以死谏闻名的言官,向来是朝堂上最令人生畏的势力。

    朱厚熜:“嗯,对那些言官必须这么做!他们不是拿祖制来对付朕?”

    “朕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奴婢遵旨!”

    ……

    内阁值房内,杨廷和,杨一清,刘健,钱有庆都在。

    松烟墨的气息混着熏香,萦绕不去。

    杨廷和捏着朱批的手指微微发白,烛火在他眼角投下晃动的阴影。

    将那份盖着御玺的奏折映得忽明忽暗。

    \"你看看!\"

    杨廷和将奏折推到刘健面前,素绢袖口扫过摊开的舆图,道:

    \"这份朱批明里暗里都在敲打言官,警告他们莫要再以祖宗法度阻挠变法”

    刘健探身望去,山羊胡随着动作轻颤。

    御笔朱砂写就的\"慎言\"二字力透纸背,字里行间锋芒暗藏,倒比直接斥责更令人心惊。

    他转头看向杨廷和,苍老的嗓音里带着疑惑:

    \"杨阁老,你怎么看?陛下这次没像往常般雷霆震怒,倒像是......\"

    \"陛下绵里藏针,是动软刀子啊。\"杨廷和叹息道。

    这位少年天子总爱用绵密的手段编织罗网,看似温和的处置往往藏着更锋利的钩子。

    户部尚书钱有庆沉吟着捻动胡须,道:\"你们再看这封!陛下批语说,只要户部能凑出五千万两银子,便准奏停止变法......\"

    \"钱尚书,这是反话!\"

    杨廷和抬手打断,袖口扫落一旁的镇纸,续道:

    \"陛下推行'一条鞭法'、开关海禁,放开商业,为的就是充盈国库。”

    “如今变法初见成效,岂会轻易罢手?\"

    \"首辅大人,我自然知道!\"钱有庆苦笑摇头。

    随后望向窗外的宫墙,暮色正漫过琉璃瓦,将檐角的脊兽染成黯淡的灰影。

    \"可如今陛下要大修官道,里程是以前的20倍,要通到交趾,敦煌”

    “还有漕运要修,河工要补......就算现在岁入已是以前的十倍,也经不起这般折腾。\"

    次辅杨一清始终沉默不语,忽然伸手蘸了茶水,在案几上画出个大大的\"战\"字。

    烛火猛地爆了个灯花,将他脸上的皱纹照得愈发深刻:\"各位,圣上近日频繁召见兵部尚书,又密令大明银行筹备军饷......\"

    这话如同一颗巨石投入深潭。

    刘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