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140章 赐宴!款待功臣!!!

第140章 赐宴!款待功臣!!!(1/2)

    王永叩谢时,膝头的血痂蹭破了纱布。

    却仍笑得满脸褶子开花:

    “奴婢肝脑涂地,难报圣恩万一。”

    “郑爱卿。”

    朱厚熜指节敲了敲东厂督公的奏匣,道:

    “西直门外那处庄子,便赏给你做别业吧。”

    郑继敏浑身一震!

    那可是先帝赐给张太后的庄子,水田千亩,岁入万石。

    他喉间泛起腥甜,却硬是逼出泪来:

    “陛下如此厚待,臣唯有结草衔环!”

    “徐爱卿……”

    朱厚熜目光落在锦衣卫指挥使腰间的绣春刀上:

    “听说你长子善骑射?明日着他入羽林卫,随驾。”

    徐锋猛抬头,撞见皇帝眼底似笑非笑的光。

    忽然想起自己查办科场舞弊案时,曾私扣过主考官送的和田玉扳指。

    此刻后背冷汗浸透中衣,却还是朗声道:

    “犬子若敢负陛下,臣必亲手斩其首以谢天恩!”

    朱厚熜望着阶下三臣诚惶诚恐的模样,道:

    “记住,朕要的是忠臣,不是财奴。”

    “退下吧!”

    “微臣等告退!”

    王永退出门时,夜风吹得蟒纹曳撒猎猎作响。

    他摸着袖中皇帝新赐的鎏金指套,凉玉触感里还带着体温。

    这哪里是赏赐,分明是悬在脖子上的金锁链。

    远处钟鼓楼传来四更梆子,沉沉夜色里,梆子声惊起檐下栖鸟。

    烛影摇红中,三人袖中帕子已绞得透湿,指节因用力过度泛出青白。

    四更梆子的余韵还在夜空里游荡,三人相顾无言。

    唯有袖中汗巾绞了又绞,在这深宫里,每一次呼吸都似踩在刀刃上。

    谁也不知道,天明御前的那道圣谕,究竟是雷霆还是雨露。

    在这皇宫里当差,就像踩在刀尖上走路。

    谁也不知道哪句话说错、哪件事做错,就触怒了龙颜。

    要是惹得皇帝动了雷霆之怒,轻则抄家砍头,重则连累族人跟着遭难。

    ……

    翌日卯时三刻,晨雾未散。

    朱厚熜自暖阁中醒来,昨夜三位秀女柔荑轻捶的惬意尚留指尖。

    榻前金盆里的玫瑰露还浮着未散的香气。

    他由宦官服侍着披上明黄江牙海水龙袍,玉带轻束时,腰间玉佩撞出清越声响。

    宣政殿檐角铜铃随晨风轻晃,文武百官已列班如林。

    当鎏金御座上的明黄身影出现时,丹墀下顿时掀起山呼海啸般的“万岁”。

    声浪卷得殿内烛影摇曳。

    朱厚熜抬手虚按:“诸位爱卿,平身。”

    群臣起身时,朱厚熜忽然眯起眼。

    丹陛之下,除了常列的文臣蟒袍、武将甲胄,竟多了三抹格外醒目的玄色劲装。

    为首者身躯凛凛,正是镇守大同的老将王崇古。

    这位鬓角染霜的总兵官曾在雁门关外横刀立马,助他击溃三十万鞑靼铁骑;

    去年秋霜未降时,更率五万边军踏破瓦剌王庭,马蹄碾碎了北境的狼嚎。

    他目光微转,落在王崇古身侧的两人身上。

    左边那人是戚继光麾下的王如龙。

    曾在蓟州城头连斩十七名鞑靼勇士;

    右侧那位精瘦汉子,则是陈大成,也是戚继光的亲信。

    去年冬日在辽北雪原设伏,打得女真叶赫部丢盔弃甲。

    这二人本该在千里之外的辽东边关握枪守塞。

    此刻却出现在这金銮殿内,倒叫朱厚熜想起北疆边塞的朔风与孤烟。

    朱厚熜指尖摩挲着御座扶手的蟠龙纹,忽然轻笑一声。

    这三员大将骤然回京,倒像是给这朝堂添了几分边塞的肃杀之气。

    “这三人怎的突然返京?”

    朱厚熜指尖叩了叩御案,目光掠过丹陛下文武群臣头顶。

    案头堆着尺许高的黄绫奏折,墨香混着龙涎香在暖阁里氤氲。

    他忽然想起昨日午后司礼监呈来的文牍里,似有王阳明关于边将述职的折子。

    或许是连日批奏到子时,竟将这茬疏漏了。

    晨会伊始,杨廷和的蟒纹补子随身形起伏,声如洪钟地禀报着天下土地丈量进度:

    “南直隶已清丈七成,应天府隐田已查出三万顷......”

    杨一清紧随其后,谈及大明银行筹建进展。

    朱厚熜听着两位阁老的陈奏,目光却不时扫过阶下鹄立的三员武将。

    王崇古铠甲肩吞上的狮纹仍染着边塞黄沙……

    待海瑞激昂陈词罢贪腐案、张居正条陈完考成法新例后。

    王崇古才踏出班列,甲胄相撞声惊起檐下白鸽。

    老将单膝触地时,腰间酒葫芦轻晃。

    “启禀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