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秋末的长江口,第一艘试航的蒸汽宝船缓缓离岸。
船头供奉的妈祖像前,宋应星亲自点燃三炷香。
当巨大的汽缸发出轰鸣时,两岸围观的百姓忽然跪倒一片。
江风送来皇帝的最新旨意:
待水师平定佛朗机人,便在满剌加设立府衙,丈量田亩,开办学堂,铸行大明宝钞。
宣政殿。
御座上,朱厚熜展开郑和遗留的《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
用朱笔将旧航线延伸至更南端的爪哇岛。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永在旁研墨,看着皇帝在苏禄国位置重重画圈:
\"陛下,那里遍地珍珠......\"
朱厚熜掷笔笑道:\"珍珠算什么?朕要的是整个南海成为大明的内海。”
“让那些红毛夷知道,郑和的宝船能到的地方,从今往后——\"
他指尖掠过吕宋的银矿:\"都是朕的郡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声道。
早朝,接下来便是各地献生辰纲。
礼部尚书刘健的象牙笏板便颤巍巍举过头顶:
\"启禀陛下,应天府已将寿典所需黄缎三万匹织就,苏杭二府呈来的寿桃酥用了南海珍珠粉......\"
话未说完,便被鸿胪寺卿抢过话头:
\"俞大猷将军献来九鸾金钗,蒲甘土司差人送了三十只白象......\"
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奏报声,如群蜂振翅。
朱厚熜听着各州府报来的寿礼清单:
陕西的和田玉屏风已用八匹健骡运送,江南织造局袍服上缀着东海鲛人泪磨成的珍珠。
就连敦煌的胡宗宪都遣人送来了会跳舞的胡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