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97章 怎么现在又要反对?

第197章 怎么现在又要反对?(1/3)

    原来,被分封的地方有不少都很荒凉,名义上归周所有,实际上并非如此。

    果然如此!

    是我误解了!”

    朱标听了韩成的话后,也找到了驳斥反对者的最佳理由,并同样记住了韩成的话。

    “咱们这就将老三和老四分封到北方,把目前仍属于元**的地方赐给他们做封地!”

    攻占之地,表面上隶属大明,实则他们可在其中施行**之权!”朱元璋即刻采用此法,拍着大腿定下此策,心中暗自得意。

    既然你韩成能出良计,那便让老三老四继续向北征战。

    这样一来,不仅能消除北方边患,还能扩大大明的疆域,你的这条计策真是妙极!

    朱元璋心头重负顿时消散。

    然而韩成却连连摇头:“陛下万万不可,此举万万不可,您切莫如此分封。

    若真按此法施行,日后必会害了晋王与燕王,即便他们不受影响,也会殃及他们的后人,甚至祸及大明根基。”

    朱元璋听后,不禁一怔。

    这不是你先前提议分封的吗?怎么现在又要反对?

    “韩成,你这到底是何意?难道是觉得派老三老四过去,他们对付不了那些残余部族,反倒会被困死在那里?”

    韩成摆手道:“绝非如此。

    倘若陛下真心让他们前往,以晋王和燕王的能力,确实能在那片土地上有所建树。”

    “那么依你所言,莫非是认为日后老三老四会回过头来攻打大明?”

    朱元璋略作犹豫,目光转向韩成,询问道。

    韩成轻轻颔首:“正是这般情况。”

    “竟有这样的事!”朱元璋眸光一凛,语气温度陡然拔高,“简直是无法无天,竟敢**大明!朕定要让他们尝尝什么叫生不如死!”

    身旁的朱标也开口道:“韩成,这样的事该不会真会出现吧?老三、老四他们不至于如此忘恩负义罢。”

    韩成说道:“圣上,殿下,此事并非如此简单。”

    “到头来,恐怕不是他们愿不愿意的问题。”

    “难道还会有人迫使他们这么做不成?”

    韩成点头应是:“确有其事。”

    朱元璋一怔:“老三、老四不至于这般无能,被下属胁迫行事。”

    韩成摇头道:“圣上,我所言并非晋王或燕王本人,或是他们的后裔掌控不了局势,被部下操控,被迫来攻打大明。”

    此话怎讲?

    那又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二人被韩成的话搅得满头雾水。

    对韩成的话完全摸不着头脑。

    韩成沉吟片刻后道:“圣上,殿下,您们对历史想必也很熟悉,应当清楚游牧民族与我们之间的长期争端吧?”

    朱元璋与朱标双双点头。

    从史书开始记录以来,这种争端便从未停歇。

    先秦时有犬戎之患,到了秦朝又有匈奴侵扰,秦始皇为抵御匈奴,派蒙恬修筑长城,将匈奴击退七百多里,自此胡人再也不敢南下牧马。

    汉朝初立,依旧面临胡人的侵扰,连高祖刘邦都在白登被困。

    武帝继位后,与匈奴展开激烈对抗。

    寇可往,吾亦可往!

    于是涌现出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

    让匈奴哀叹失去祁连山则牲畜无法繁衍,失去焉支山则女子无以妆容。

    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

    最终确立了汉强于五胡的地位。

    直至东汉,各地诸侯仍能压制周边胡人。

    司马氏时期,五胡乱华,隋唐时有**。

    宋朝则有辽、金、元相继而起。

    自古以来,汉人与胡人间的纷争从未停歇。

    “父皇可知胡人为何频繁南下攻伐我等?”

    “这些蛮族不懂教化,凶狠残暴,总想着掠夺我们的财物。

    我中原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宝藏无数。”

    朱元璋率先说道。

    韩成随声附和。

    朱标接道:“这些人天性粗野,北地严寒,灾荒频发,生存艰难,便来抢夺我们的粮食。”

    韩成再次点头。

    随后,朱元璋、朱标又分别陈述了许多缘由,韩成皆认同。

    待二人再无新论时,韩成道:“父皇和大哥所言固然正确,却未触及问题的核心。”

    没点破事情的核心?

    两人各自费尽心力,竭尽所能,却依旧没能触及问题的实质?

    朱元璋和朱标互相对望,脸上写满了困惑。

    “究竟……什么是关键所在呢?”

    朱标转向韩成,满怀期待地发问。

    韩成答道:“父亲大人,请找一幅大明疆域图来,我与您细说,您便知晓了。”

    朱标随即离开偏殿,前去安排人手准备地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