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96章 我倒是真有些想法

第196章 我倒是真有些想法(1/3)

    时间推移,朱元璋再向韩成求援时,已不再介意面子问题,也不担心影响自己的形象。

    韩成正期待着这句话!

    仅靠对外贸易无法实现大明的领土扩张,必须要有稳固的根基。

    在这个过程中,困扰朱元璋的藩王正是关键所在!

    “陛下,我倒是真有些想法。”

    听到韩成这么说,无论是深陷烦恼的朱元璋,还是尚未从韩成给出的数据中回过神来的朱标,都迅速将注意力转向韩成。

    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字。

    自从了解韩成提及的未来计划后,藩王制度便一直盘踞在两人的心头。

    他们渴望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然而,单凭他们自己,实在难以想出什么有效的策略。

    “陛下的藩王制度本身并无错误,尤其是在建国初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韩成整理好思路后说道。

    韩成的话让朱元璋和朱标都吃了一惊。

    自朱元璋推行藩王制度以来,始终有人批评制度的各种弊端。

    尤以韩成传来的情报,更确定了藩王体制确实不可行。

    怎料传至韩成嘴里,竟成了藩王体制无疑?

    这论调倒挺新颖。

    “所谓用错了藩王制度,是不该用在何处?”

    朱标还未发问,朱元璋已然抢先开口。

    韩成说道:“陛下把诸多藩王都安置在大明之内。

    久而久之,宗室子孙不断增多,藩王亦随之繁衍,难免会生乱。

    若陛下把藩王们分封到大明境外呢?

    如此一来,岂不是卸下了大明的重担?

    不仅卸下,这些海外的藩王还能助大明开拓疆土!

    让大明版图持续扩展!

    将更多地域纳入我华夏文明之中。”

    分封到大明之外?

    朱元璋和朱标听后先是一怔,继而眼前豁然开朗,好似浓云被刺目的阳光穿透!

    对呀!

    可以将藩王往外分封啊!

    外派的话,让他们自力更生,打出一片天地。

    这岂非远胜于将他们留在国内,处处警惕,时刻担忧他们惹出祸端?

    才华横溢且志向远大的亲王,无须因出身而受束缚,压抑的情绪终将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明朝自身,也可借此机会摆脱宗室带来的沉重压力。

    无需再忧虑宗室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甚至拖累整个帝国。

    藩王已远赴他乡,既减少了见面的机率,又各自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益矛盾并不严重。

    在此情形下,最能避免子孙因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

    太好了!太好了!!

    实在令人称叹!!

    真是妙极了的外封藩王政策!

    真是妙极了的韩成!

    果然是来自未来的人!

    果然是一位出色的好女婿!

    寥寥数语间,便将困扰自己多时、难以应对的重大难题迎刃而解!

    这女婿堪称上天所赐!

    朱元璋心中激动不已,眼中几乎要放射光芒。

    整个人兴奋至极。

    再回想韩成时,也早已不再对他有偏见。

    那个曾被**许婚却桀骜不驯的小子,如今成了上天眷顾的佳婿。

    这转变之大非同小可!

    朱标同样目光闪烁,心情澎湃。

    韩成这寥寥数语,对朱元璋父子来说,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天地的大门。他们瞬间领略到未曾设想的领域,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前进方向。

    无需韩成赘述,两人已自行思量到这般行事的诸多益处。

    一时间,两人沉默无言,各自心潮涌动,思绪万千。

    韩成静立一旁,不发一语,耐心等待朱氏父子“顿悟”。

    对此反应,韩成颇为满意,毫不意外。他深知,朱元璋素来追求尽善尽美,力求为后人奠定绝佳制度,一旦知晓藩王制度日后带来的种种问题,必会绞尽脑汁弥补。

    若一开始就提及藩王外封,朱元璋极可能不允。但如今,韩成再提出此建议,朱元璋断无拒绝之理。

    让这位开国皇帝将藩王外封确立为祖制,从国家层面固定下来,这对大明而言,利处颇丰;对整个华夏亦然。

    如此制度与大航海及相应科技进步相结合,必将推动华夏文明迈向新的巅峰。

    在这些事项敲定之后,即便韩成不再费力推动,历史的步伐也会自行加速前行。

    寿宁宫偏殿内,摆放着绘有方格并盛满米的器具,看似寻常无奇。

    然而,此处正酝酿着非同小可的事物,它注定会改变整个世界。

    许久之后,朱元璋与朱标的情绪才慢慢平复。

    深吸一口气后,朱标对韩成说道:“你的提议的确很好,不过其中有不少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