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98章 云长请令,虚实难料

第598章 云长请令,虚实难料(1/2)

    周瑜的将令迅速传遍联军大营,各部将领纷纷领命而去,

    整个赤壁战场仿佛从之前短暂的决策僵持中苏醒过来,再次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行动。

    甘宁、凌统的快船早已如离弦之箭,逆流而上,去寻觅曹军的踪迹;

    吕蒙、韩当的水陆部队也开始集结登船,准备沿江南岸展开行动;

    程普老将军则坐镇中军,指挥着士兵们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收缴那堆积如山的战利品。

    周瑜的中军大帐暂时恢复了平静,只剩下鲁肃、诸葛亮和我等少数几人。

    周瑜正低头看着一份刚刚送来的伤亡和缴获初步统计报告,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鲁肃则在一旁,与几名负责后勤的属官低声商议着粮草调度事宜。

    我的目光,却不自觉地投向了诸葛亮。

    方才在周瑜帐中,我献上“围师必阙”之策时,诸葛亮的反应虽然是赞同,

    但我总感觉他的眼神中,除了认可,似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思量。

    那种洞悉一切,却又不动声色的神情,让我意识到,这位卧龙先生,恐怕早已看透了我言语之下的真实意图

    ——在顾全联军大局的同时,也尽可能地保全刘备军的实力,为后续夺取荆州积蓄力量。

    而他,似乎并不反对。

    这是一种无声的默契,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对抗曹操)和长远目标(图谋荆州)的默契。

    孙刘联盟,本就是各怀心思的暂时结合,能在关键时刻达成共识,已属不易。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走入帐内,向诸葛亮禀报:“军师,云长将军求见。”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茶盏,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微笑道:“请云长将军进来。”

    片刻之后,一身戎装,面色肃然的关羽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那标志性的丹凤眼此刻微微眯起,长髯飘拂,身上还带着一丝尚未散尽的硝烟气息。

    显然,之前的战斗他也参与其中,并且战意未消。

    “军师!”关羽对着诸葛亮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

    虽然他对诸葛亮的智谋已是心服口服,但骨子里的傲气和作为刘备结义兄弟的身份,让他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姿态。

    “云长辛苦了。”诸葛亮起身回礼,态度温和,“不知云长此来,有何要事?”

    “军师,”

    关羽直截了当地说道,

    “某已听闻周都督将令,分派各部追击曹贼。

    只是,某观其部署,似乎并未有全力拦截曹贼本人之意。

    某以为,此乃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某愿立下军令状,亲率本部兵马,前往华容道要冲设伏!

    若不能生擒或斩杀曹贼,某甘当军法!”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那双丹凤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以及一种近乎执念的光芒。

    我心中微微一动。

    来了。

    历史的惯性,果然强大。

    即使周瑜采纳了我的“围师必阙”之策,分散追击,避免主力决战,

    但关羽,这位忠义无双的武圣,还是将目光锁定在了华容道,锁定在了曹操本人身上。

    我下意识地看向诸葛亮。

    此刻,这位智者的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他会如何应对?

    “云长忠勇可嘉,亮深感佩服。”

    诸葛亮缓缓说道,语气依旧平静,

    “只是,方才陆参军已详陈利弊。曹贼虽败,尚有余力,困兽犹斗,若强行围堵,恐损我军精锐。

    且华容道地势险恶,泥泞难行,非伏兵之良地。贸然前往,风险甚大啊。”

    他这是在劝阻。但语气,却似乎并不那么坚决。

    “军师!”

    关羽声调陡然提高,长髯无风自动,

    “某知军师顾虑。然,曹贼乃国贼!今有此千载良机,岂能轻易放过?

    至于险阻,某视之如坦途!某麾下五百校刀手,足以破敌!军师但请放心,某必不辱使命!”

    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大有诸葛亮若不答应,他便要长跪不起的架势。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目光似乎不经意地与我交汇了一下。

    那眼神极快,却仿佛传递了某种信息。

    是在征询我的意见?还是在暗示他另有考量?

    我微微垂下眼睑,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这是刘备军内部的事务,我一个“江东参军”,不便直接插手。

    而且,从我的战略目标来看,关羽去华容道,并非坏事。

    首先,正如我之前分析的,曹操走华容道的可能性并不算最大,

    即使去了,关羽以少量兵力也未必能成功拦截住拼死突围的曹操主力。

    这符合我“不求全歼曹操”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