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56章 沙盘推演,直指要害

第556章 沙盘推演,直指要害(1/3)

    江风凛冽,带着湿冷的水汽,扑面而来。

    引路人将我带到江畔第三座望楼下,便悄然隐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望楼孤零零地矗立在江岸边,像一个沉默的哨兵,只有顶层透出一点微弱的灯火,在寒风中摇曳不定。

    我定了定神,迈步走上吱呀作响的木制楼梯。

    楼梯很窄,也很陡,每一步都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夜里。

    随着高度的攀升,风声愈发猛烈,拍打着望楼的木壁,发出呜呜的声响。

    终于,我踏上了望楼的顶层。

    这是一个不大的空间,四面开窗,可以俯瞰脚下奔流不息的长江和对岸影影绰绰的山峦轮廓。

    昏黄的油灯下,一道颀长挺拔的身影背对着楼梯口,正凭栏远眺,任凭江风吹拂着他的儒巾和衣袂。

    尽管只是一个背影,但我立刻认出,他就是江东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他似乎早已察觉到我的到来,却并未回头,只是用一种平静无波,却带着一丝穿透力的声音说道:

    “子明先生,深夜来此,江风寒冷,请自便。”

    “公瑾将军雅兴,昭不过是叨扰之人。”

    我走到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停下,同样望向窗外漆黑的江面,声音沉稳,

    “白日听闻将军因曹贼狂言而震怒,可见将军保境安民、抗击强敌之决心,昭深感敬佩。”

    我刻意先提了一句“震怒”之事,但语气平淡,不带任何调侃或试探的意味,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客观事实陈述,并引出对抗曹操的主题。

    周瑜缓缓转过身来。

    灯火下,他那张俊美异常的脸上,没有丝毫白日传闻中的“怒容”,只有一片深沉的冷静,仿佛古井无波。

    那双明亮的眼眸,如同寒星,锐利地审视着我,带着一种天然的骄傲和审慎。

    “决心易有,胜算难求。”

    周瑜的声音依旧平静,

    “子明先生既来,想必不是只为称赞周某几句决心吧?

    先生信中所言,于舟船调度、军械之用有所得,愿与瑜私下请教。

    瑜洗耳恭听。”

    他直接点明了来意,将“请教”二字还给了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考较意味。

    我微微一笑,并不在意这言语上的机锋。

    “请教不敢当。

    只是昭随主公辗转,于军务略有涉猎,近日观江东水师雄壮,亦闻曹军水寨连绵,心中略有浅见,或可为将军借鉴一二。

    不知此处可有舆图?”

    周瑜目光微动,扫视了一下这狭小的望楼顶层。

    这里除了油灯和栏杆,空无一物。

    他淡淡道:“陋室无图。子明先生若有高见,不妨直言。”

    “无妨。”

    我从容应对,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截烧剩的木炭,在相对干净的木地板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开始迅速勾勒起来,

    “将军请看,此为长江,此为乌林曹军水寨,此为我军柴桑……此处大致为三江口……”

    我的动作很快,线条简洁却精准,迅速在地上绘制出了一副长江中游关键水域的简易地图。

    岸线、主要港口、水寨位置、关键水道,都被清晰地标示出来。

    周瑜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绘制地图并非易事,需要对地理形势有极强的记忆力和空间感。

    我这信手拈来的几笔,已经初步展现了不同于寻常文士的能力。

    “曹军号称八十三万,水陆并进,声势浩大。”

    我一边勾勒,一边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然,其水师看似强大,实则隐患重重。昭斗胆,为将军略陈其弊。”

    周瑜不置可否,只是微微颔首,示意我继续。

    “其一,船只链接,形同死水。”

    我用木炭在代表乌林水寨的位置画了几个相互连接的方块,

    “为解北方士卒晕船之苦,曹操极有可能(甚至已经开始)采纳庞统或程昱之谋,将大小船只以铁索相连,铺上木板,使其稳如平地。此举看似高明,实则取死之道。”

    周瑜眉头微蹙:

    “哦?此话怎讲?船只相连,士卒可免晕船之苦,弓弩矢石亦可密集发射,岂非利于作战?”

    “将军所言,乃其利。”

    我直起身,看着周瑜的眼睛,

    “然其弊更甚!船只一旦锁死,便失却了水师‘来去如风,变化莫测’的灵活性。

    进退转圜,皆受掣肘。若遇火攻,则首尾相顾,无处可逃,一船起火,则满营皆焚!

    此非水战,乃自缚于江上,待人宰割耳!”

    我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这并非完全基于玄镜台的情报,更多是基于我对水战基本原理和火攻威力的认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