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54章 都督震怒?真伪难辨

第554章 都督震怒?真伪难辨(1/3)

    送走孔明之后,馆驿的小院再次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我心中的湖泊,却因为刚才那份来自都督府的密报而波澜起伏,久久未能平息。

    孔明用“铜雀春深”这步险棋,确实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周瑜那瞬间失态后的强自镇定,以及望北久立的沉默,都昭示着他的内心已被深深触动,抗曹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然而,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让我完全放心。

    周瑜此人,绝非易与之辈。他的怒火是真实的,但这份怒火会燃烧多久?会烧向何方?

    又是否会被他更深层次的理智和算计所控制、所利用?

    这些,都是我必须弄清楚的关键。

    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更直接的反馈,来判断“智激”这一策略的真实效果,以及它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尤其是,当诸葛亮离开后,在没有外人(尤其是我们这些“说客”)在场的情况下,周瑜的真实状态和后续行动,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他的内心动向。

    时间,在这种等待中显得格外漫长。

    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重新梳理着江东的局势,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烛火摇曳,将我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忽明忽暗,如同此刻江东那变幻莫测的局势。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再次传来了脚步声,这一次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急促,甚至带着几分慌乱。

    紧接着,门被猛地推开,鲁肃那张一向温和儒雅的脸上,此刻却写满了焦急与不安,甚至还有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惊。

    “子明!”

    他几乎是冲了进来,连基本的礼节都顾不上了,声音都有些变调,

    “出事了!公瑾他……他……”

    我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起身迎了上去,扶住他略显踉跄的身体,沉声道:

    “子敬兄,莫急,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何事?”

    鲁肃深吸了几口气,似乎想平复一下情绪,但效果甚微,他抓住我的手臂,急切地说道:

    “方才……方才我听闻孔明先生从都督府出来,心中挂念联盟之事,便急忙赶去拜访公瑾。

    谁知……谁知我刚到府外,就听见里面传来……传来公瑾雷霆般的怒吼,还有……还有器物碎裂的声音!”

    他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后怕:

    “我……我从未见过公瑾如此失态!

    守门的卫士脸色煞白,拦住我说都督正在气头上,任何人不得入内。

    我……我实在放心不下,在门外徘徊良久,隐约还能听到他斥责下属的声音,似乎……

    似乎与曹贼之事有关,言语间……极为激烈!”

    鲁肃看着我,眼神复杂:

    “子明,你说……是不是孔明先生刚才言语太过……太过激烈,彻底激怒了公瑾?

    这……这可如何是好?

    若是因此导致联盟之事功败垂成,我等……我等还有何面目去见主公和玄德公啊!”

    看着鲁肃那真切的担忧和焦虑,我知道,他所言非虚。

    周瑜确实在诸葛亮走后,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

    摔碎东西,怒斥下属,这完全符合一个被深深触怒、且需要宣泄情绪的人的行为。

    然而,我的内心深处,却不像鲁肃那样完全被这表象所迷惑。

    我扶着鲁肃坐下,亲自为他倒了一杯温水,缓缓说道:

    “子敬兄稍安勿躁。

    公瑾将军性情刚烈,孔明先生方才所言,必然触及了他的逆鳞,有所激愤,亦在情理之中。”

    “情理之中?”

    鲁肃接过水杯,手还在微微颤抖,

    “子明,这……这恐怕不仅仅是激愤啊!

    我从未见他如此……如此失控!

    万一他因此对玄德公心生怨怼,迁怒于我等……”

    我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目光锐利地看着他:

    “子敬兄,你仔细想想。公瑾将军是何等样人?

    他年少成名,执掌江东水师,屡建奇功,智计、胆略、定力,缺一不可。

    当真会因为孔明先生几句话,就完全失去理智,迁怒于整个联盟大局吗?”

    鲁肃闻言一怔,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思考我的话。

    我继续引导道:

    “方才玄镜台已有密报传来,孔明先生在都督府内,虽言辞犀利,但公瑾将军虽有愠色,却始终保持着基本的克制,并未当场发作,最后也是冷言送客。

    这说明,在孔明先生面前,他尚能控制情绪。

    为何孔明先生一走,他反而‘失控’至此,甚至不惜在你这位心腹重臣面前,也毫不掩饰?”

    鲁肃的眼神渐渐清明起来,他似乎抓住了什么,喃喃道:

    “子明的意思是……公瑾他……他这怒火,未必全是真情流露?”

    “真情,自然是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