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53章 铜雀春深?言语机锋

第553章 铜雀春深?言语机锋(1/2)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淌。馆驿的小小院落里,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

    我端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的依旧是那张空白的绢帛,但我的心思,早已飞到了数里之外的都督府。

    距离那名玄镜台联络员送来“客入府,半刻”的消息,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新的消息传来。

    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玩味的信息。

    没有消息,可能意味着会谈仍在进行,且没有发生剧烈的、足以让外围眼线察觉到的冲突。

    但也可能意味着,都督府的守卫极其森严,或者周瑜的应对滴水不漏,使得外围人员根本无法捕捉到任何有价值的蛛丝马迹。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昭示着这场交锋的复杂与艰难。

    孔明的智慧毋庸置疑,但他面对的是周瑜,一个同样智计卓绝、且手握江东兵权的强悍对手。

    那看似平静的都督府内,此刻必然是言语机锋,步步惊心。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深秋的寒气立刻涌了进来,带着江水的湿意。

    街道上行人稀疏,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这平静之下,决定江东,乃至天下命运的暗流,正在激烈地涌动、碰撞。

    就在我心绪起伏之际,院门再次被轻轻叩响。

    这一次的节奏,比之前那次更加急促,却又带着一种刻意的压抑。

    “进来。”我沉声道,同时心中一凛,知道关键的消息,恐怕来了。

    门开了,依旧是先前那名仆役装束的玄镜台成员。他的脸色有些苍白,呼吸也略显急促,显然是急速赶回。

    他快步走到我面前,没有多余的言语,直接从怀中更深处取出一枚用蜡封好的细小竹管,双手呈上。

    我接过竹管,入手微温,带着那人身上的体温。

    管壁极其光滑,蜡封完整,显示着传递过程的严密。

    我挥手示意他退下,他躬身行礼,迅速离开了房间,将门重新关好。

    我走到烛火旁,小心地用指甲刮开蜡封,从竹管中抽出一张卷得极细的特制薄纸。

    展开,上面是用极其细小的字迹写就的密文,字数不多,但信息量极大。

    我迅速扫视着那些熟悉的符号和代码,大脑飞速运转,将其还原成可以理解的语句。

    “……客以曹贼筑台锁乔为由,言降可保全

    ……督闻言,初勃然变色,拳握,青筋隐现,旋即复常,冷哂

    ……客言辞恳切,引诗句佐证

    ……督斥为谣诼,然目光森然

    ……反复诘问客来意,语带讥讽

    ……客从容应对,言辞更厉

    ……督起身踱步,面沉似水

    ……半晌,冷言送客

    ……客离府,督未远送,立于阶前,望北久立……”

    短短数十言,却已勾勒出都督府内那场无声硝烟的惊心动魄!

    我的手指微微收紧,捏着那张薄薄的纸,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孔明,果然用了那步险棋!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句后世流传甚广的诗句,在此世虽然未必完全相同,但核心意思,那直指周瑜夫人小乔及其姐大乔(孙策遗孀)的羞辱性意图,被孔明巧妙地包装、引爆了!

    报告中描述的周瑜反应,更是印证了我的判断,也让我对这位江东大都督的城府有了更深的认识。

    “初勃然变色,拳握,青筋隐现”

    ——这说明孔明的话,精准地刺中了他的痛处!

    作为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像周瑜这样骄傲、且深爱妻子的男人,听到有人(尤其是他视为国贼的曹操)觊觎自己的妻子,并意图将其掳掠囚禁,这种愤怒是本能的,是无法完全掩饰的。

    那一瞬间的失态,恰恰证明了“智激”的第一步,成功了!怒火,已经被点燃。

    但紧接着的“旋即复常,冷哂”,则更显其可怕。

    能在如此强烈的刺激下,迅速控制住情绪,恢复常态,甚至以冷笑来掩饰内心的波澜,足见周瑜此人的自控力之强,城府之深!

    他绝非那种会被愤怒冲昏头脑的莽夫。

    “斥为谣诼,然目光森然”——这是典型的外弛内张。

    口头上否认,斥责为谣言,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不愿在诸葛亮这个“外人”面前显露真实情绪。

    但那“森然”的目光,却暴露了他内心深处被触怒的杀意和决心。

    他或许不全信曹操真有此言,但他绝对相信,以曹操的为人,一旦攻破江东,这种事情极有可能发生!

    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荣辱,更是对整个江东士族,对孙氏基业的巨大威胁。

    “反复诘问客来意,语带讥讽”

    ——这是他在情绪被扰动后,试图重新掌控对话主导权的表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