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33章 堂上论势,虚实相探

第533章 堂上论势,虚实相探(1/2)

    简陋的会客厅内,油灯的光芒努力驱散着帐篷角落的阴影,却也映照出众人脸上凝重的神情。

    粗糙的木案上,几盏尚有余温的粗茶冒着袅袅热气,却无人有心思品尝。

    主位上,主公刘备正襟危坐,努力维持着皇叔的仪态,但眉宇间难掩疲惫与忧虑。

    关羽将军与张飞将军分列主公下首两侧,一个抚髯闭目似在养神,实则气势内敛,一个环眼圆睁,警惕地扫视着对面的江东来使,仿佛随时准备应对任何不测。

    我和孔明、元直则坐在稍靠后的位置,神情专注。

    对面,鲁肃端坐如松,身后仅立着两名精干的随从,神态从容不迫。

    他目光平和地扫视一周,最终落回到主公刘备身上,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与郑重。

    经过短暂的寒暄与对刘表逝世的必要哀悼后,鲁肃率先打破了沉默,将话题引入了实质性的探讨。

    他微微欠身,语气诚恳地说道:

    “豫州,方才听闻您与曹贼誓不两立之决心,肃深感敬佩。然时局艰难,肃斗胆,想请教豫州,如今麾下尚有多少兵马可用?

    面对曹操数十万虎狼之师(他再次强调了这个数字,意在施压),豫州有何具体的应对之策?

    未来又有何打算?”

    这话问得直接而尖锐,毫不避讳我方当前的窘境。

    这既是试探,也是评估我们是否具备作为盟友的基本价值。

    帐篷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沉凝。

    张飞将军的鼻息明显粗重了几分,关羽将军微闭的丹凤眼也缓缓睁开,射出一道锐利的光芒。

    主公刘备深吸一口气,双手按在膝上,沉声回答。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子敬先生坦诚相问,备亦不敢隐瞒。当阳一败,备麾下士卒离散甚多,如今能战之兵,确实已不满万。”

    他没有完全说实话

    ——实际损失远比他承认的要小,核心未伤,但这正是我们商议好的策略,需要示弱,激发江东的危机感,同时保留我方的底牌。

    “至于应对之策,”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楚,随即化为坚毅,

    “备虽兵微将寡,然汉贼不两立,备宁死不降!曹操虽强,然其倒行逆施,不得人心。

    备欲暂避其锋,收拢残部,联络荆襄尚存忠义之士,徐图后计。若能得江东相助,共讨国贼,则汉室复兴有望矣!”

    他这番话,既坦诚了当前的困境(兵力不足),又表明了坚决抗曹的决心(宁死不降),更重要的是,他没有直接乞求援助,而是巧妙地将联合提升到了“共讨国贼”、“复兴汉室”的高度,并点出了“江东相助”的可能性,将选择权交给了对方。

    这番表态,姿态放得很低,却又不失皇叔的身份和骨气,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鲁肃静静地听着,面色平静,只是微微颔首,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沉吟片刻,目光转向了主公身旁的诸葛亮,显然,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军师在我军中的分量。

    就在此时,一直静坐不语的诸葛亮动了。

    他手中羽扇轻摇,从容起身,对着鲁肃微微一揖,声音清朗地说道:“鲁肃先生,亮有一言,请先生静听。”

    鲁肃的目光立刻聚焦在诸葛亮身上,带着明显的兴趣:

    “孔明先生请讲。”

    他显然是知道诸葛亮的,甚至可能对其“卧龙”之名早有耳闻。

    诸葛亮不疾不徐地开口:

    “先生方才所言曹军势大,兵力雄厚,此言不虚。

    然亮以为,曹操此次南下,名为征讨刘备,实则其真正目标,乃是江东!”

    此言一出,鲁肃的眼神明显一凝。

    诸葛亮继续道:

    “曹操扫平北方,志得意满,欲一统天下。

    如今天下,能与其抗衡者,唯有据长江之险、历三世经营的江东孙将军。

    至于我家主公,新败之后,兵微将寡,已不足为虑。

    曹操为何仍要挥师南下,不惜师老兵疲?其意昭然若揭

    ——扫除江东之外藩,而后全力攻取吴会!

    若我家主公败亡,则江东门户洞开,曹操水陆并进,孙将军独木焉能支天?”

    他语速平稳,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直接点出了孙刘两家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今我家主公虽兵败,然乃汉室宗亲,仁义素着,荆襄军民多有归心者。

    关、张两位将军,皆万夫不当之勇。

    若孙将军能与我家主公联合,则我军尚可为江东屏障,牵制曹军部分兵力。

    内外夹击,以逸待劳,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未必没有一战而胜之机!”

    说到这里,我敏锐地捕捉到鲁肃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诸葛亮所言,句句切中要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