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493章 单线之危,前车之鉴

第493章 单线之危,前车之鉴(1/2)

    密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我和元直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那幅悬挂于墙壁之上的荆襄舆图。

    舆图绘制得极为精细,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道路阡陌,无不清晰可见。

    然而此刻,这片我们曾寄予厚望的土地,却仿佛变成了一张巨大的、布满陷阱的棋盘,而我们,就是那被逼入死角的棋子。

    “元直,你看。”

    我伸出手指,点在了新野的位置,然后缓缓向南滑动,最终停留在长江边的江陵,

    “从新野到江陵,直线距离不过数百里。

    若是轻装简行,快马加鞭,数日可达。但……”

    我的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异常凝重:

    “若真如主公所愿,携新野文武官吏、军民百姓同往,这条路,便不啻于黄泉之路。”

    徐庶的眉头紧锁,显然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接过我的话头,声音低沉而有力:

    “子明所言极是。

    主公仁德之名远播,深得人心。

    襄阳既降,荆州士民不愿屈身事曹者,必视主公为唯一依归。

    一旦我等宣布南撤,可以预见,必将有大量官吏、士人,乃至普通百姓,扶老携幼,变卖家产,追随我军。

    这其中,固然有忠义之士,但更多的是对曹军暴行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茫然。

    他们一旦加入,我军的行进速度,将慢如蜗牛。”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

    “新野至江陵,沿途多为平原丘陵,道路虽不算崎岖,却也绝非坦途。

    数万甚至十数万人的队伍,拖家带口,辎重无数,每日能行进几何?

    恐怕连三十里都难以为继。

    而曹操的虎豹骑呢?”

    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了地图的北方,

    “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轻装疾驰,日行百里不在话下。只需两三日,便可衔尾追至!

    届时,我军首尾难顾,百姓惊慌失措,一旦被敌骑冲散,后果不堪设想!”

    徐庶的分析鞭辟入里,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我的心上。

    他所描述的景象,与我记忆中那模糊的、关于长坂坡的惨烈画面,竟是如此惊人地相似。

    虽然我无法完全记清历史的每一个细节,但那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状,那种英雄末路、妻离子散的悲怆,却如同烙印般刻在我的意识深处。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继续补充道:

    “元直所虑,正是其一。

    其二,便是曹操的预判。

    以曹孟德之奸诈多谋,他岂会不知江陵的重要性?”

    我的手指指向江陵,

    “江陵乃荆州重镇,府库充实,粮草堆积如山,更有水军基地,可顺江东下。

    一旦被主公占据,便有了喘息之地,甚至可能与江东孙权联合,成犄角之势。

    曹操岂能容忍?”

    “他必然会料到,我们南撤的首选目标,就是江陵!”

    我加重了语气,

    “因此,他绝不会仅仅派遣虎豹骑从后追击。

    我敢断言,曹操此刻,定已分派精锐部队,星夜兼程,沿汉水南下,或抄小路穿插,务求在我军抵达江陵之前,占据险要,设下埋伏,截断我们的去路!”

    我的目光扫过地图上从新野到江陵之间的几处关键节点

    ——淯水、当阳、长坂……这些地名,仿佛带着某种宿命般的冰冷气息。

    “试想一下,”

    我继续推演着那可怕的场景,

    “我军前有强敌堵截,后有精骑追杀,侧翼亦可能有伏兵骚扰。

    而我们,却被数万行动迟缓的百姓拖累,进退失据,粮草不济,人心惶惶……

    纵使主公有天纵之才,关张赵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又能如何?

    届时,莫说保全我们的核心力量,就连主公自身的安危,恐怕都难以保证!”

    历史上的长坂坡之战,不正是如此吗?

    刘备几乎全军覆没,若非赵云七进七出,糜夫人投井,恐怕连阿斗都保不住。

    虽然在这个时空,因为我的存在,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我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让类似的悲剧重演,尤其是在我已经预见到风险的情况下!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啊!”

    我沉痛地说道,

    “纵观史册,多少英雄豪杰,便是因为在撤退途中优柔寡断,或是被妇人之仁所累,最终身死名裂,为天下笑?

    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徐庶默默地听着,脸色愈发苍白。

    他自然明白我话中的深意。

    虽然“仁德”是刘备赖以立身的旗帜,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过于拘泥于此,便是对所有追随者最大的不负责任。

    他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