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141章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141章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1/2)

    “父皇......父皇!”

    朱元璋攥着酒杯,微微用力,发愣了好一会儿,心思早已经不在这场酒宴上了。

    脑子里全是对未来的担忧,极其不安。

    亏得朱标在旁边小声提醒,拽了拽他的衣袖,才逐渐回过神来。

    原本热闹喜庆的宴会,一下子冷了场,下面很多人都感到奇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诸位,寡人不胜酒力,暂且回宫歇息去了。”

    “你们尽情玩乐,不醉不归!”

    忽然间,朱元璋神情变幻莫测,找了个借口,没带任何随从,独自离席而去。

    现在,他特别需要清静,来消除内心的杂乱。

    老伙计呀,你究竟有何企图?

    咱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随着皇帝的离去,大臣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叫个什么事啊!

    大家聚在一起,是给你过生日呢!

    结果,您老人家拍拍屁股走了,把我们扔在这儿,未免太扫兴了吧?

    而那些海外来的使者,更是不明就里。

    他们只是据实回答,没有半点隐瞒,到底哪句话惹得大明皇帝不高兴了?

    本来,还想借着宴会的喜庆氛围,和朱元璋商量一下开放通商口岸,贸易往来的事。

    看情形,是没多大指望了!

    “诸位,父皇他身体不适,不能待客。”

    “你们远道而来,本太子再敬大家一杯,权当赔罪!”

    好在,朱标及时作出反应,以皇太子的身份起身敬酒,稳住了场面。

    众人也纷纷附和,遥相举杯......

    很快,低沉的气氛再度回升,大家继续开怀畅饮。

    没过一会儿,马皇后找到朱标,贴着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标儿,你在这儿维持局面,娘去看看你父皇......”

    “从刚才开始,他表现的就很奇怪。”

    说着,也匆匆而去。

    ......

    此刻,后花园中。

    朱元璋摘掉了头顶的缮翼冠,在亭子里抱膝而坐,望着空中皎洁无瑕的明月,怔怔出神。

    这副懒散随意的模样,和刚下地回来的农夫差不多。

    自从在酒宴上,听说了南洋有商队往来,十分活跃,而且领头那人姓李,便让他想到了某位故人。

    其实,那些使者也是一知半解,并不晓得李善长全名。

    只说是一位姓李的长者,却从未见过。

    或许,是因为朱元璋内心敏感细腻,习惯思维跳跃,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伙计。

    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如果,只是单纯做生意,在哪不能搞,为什么偏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

    万一他势力做大,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该如何应对?

    一时间,老朱想到了无数种可能。

    烦乱的思绪,就像风中的塑料袋,越飘越远,陷入了一种常见的滑坡思维。

    又叫,‘滑坡谬误’!

    简单的说,就是在思考时,跳过了现阶段的问题A,脑补出极端想象Z......

    并认为,因为A的发生,所以Z一定会发生。

    但即便想破脑袋,基本没什么卵用,只能凭空制造焦虑。

    比如:张三走在街上,被路过的行人瞪了一眼,觉得自己若是瞪回去,对方就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继而开口骂他,动手打他,甚至半夜砸他家玻璃等等......

    可是,情况远远没严重到那种程度!

    说回老朱......

    他觉得,李善长现在逍遥海外,自己管不到人家,很容易引发一连串不良后果。

    毕竟,朱元璋的皇位,也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

    既然自己能抢别人的,那别人怎么就不会来抢自己的?

    何况,李善长是开国元勋,曾经的朝中大佬,门生故吏遍天下,潜在的能量超乎想象......

    哪怕时隔多年,依然有一呼百应的影响力。

    如果某一天,真出现了那种情况,朝中的淮西勋贵们,会不会集体倒戈?

    “哼,咱真是被蒙蔽了双眼!”

    “早知道,就不该听信标儿的劝告,法外开恩,放那老家伙出海!”

    “搞不好,真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由于朱元璋的疑心生暗鬼,思绪仿佛陷入了死胡同,一直在原地打转。

    虽然早有准备,提前扣下了李祺和李芳,作为制衡的底牌,免得李善长乱来。

    但他还是心慌意乱,觉得不太牢靠!

    想当初,他就是从尸山血海中闯出来,一路登上帝王大位,面南称尊!

    靠的就是一副铁石心肠,杀伐果断......

    该下狠手时,绝不留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