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住他,留下名帖方才离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了些日子,刘备选了个晴好天气,再次前往卧龙岗。这回茅庐里有人,却见个年轻书生在院里扫地。刘备以为是诸葛亮,连忙施礼,书生却笑道:“某乃卧龙先生之友石广元,家师今日又出门了。”张飞气得直跺脚,关羽也忍不住皱眉。刘备却恭恭敬敬留下书信,言明求贤若渴之意。
第三次去时,正值春分,桃花满山遍野。刘备离着茅庐还有半里地,就下马步行。刚到门口,就听见屋里有人抚琴,琴声如高山流水,又似风云际会。刘备屏息静听,只听琴音忽然转急,如战马嘶鸣,又如江河奔涌,最后一声长吟,余韵绕梁。
琴音止处,门帘一挑,走出个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的男子,羽扇纶巾,飘飘然有神仙之姿。刘备慌忙下拜:“备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诸葛亮扶起他,微笑道:“刘使君三顾茅庐,这份诚意,亮敢不效犬马之劳?”
四人进得屋来,诸葛亮铺开地图,指点江山:“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当先取荆州为家,再图益州之险,然后联合孙权,共抗曹操,成鼎足之势。”刘备听得入神,只觉眼前迷雾尽散,恍若拨云见日。张飞在旁抓耳挠腮,小声对关羽说:“这先生说话文绉绉的,不过听起来怪有道理的。”关羽瞪了他一眼:“竖子,听着便是!”
当晚,诸葛亮留三人在茅庐中过夜。刘备睡不着,起身走到院里,见诸葛亮独立月下,羽扇轻摇。他不禁感慨:“先生真乃天人也!”诸葛亮转身笑道:“使君心怀苍生,亮愿助您一臂之力,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两人相视而笑,恰似星辰相遇,从此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序幕。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八十三万大军南下,荆州牧刘表病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带着百姓撤退,被曹军追得落花流水,幸得诸葛亮出使江东,说动孙权联合抗曹。
这日,周瑜在中军帐升帐议事,忽听得帐外狂风大作,旗杆上的“周”字大旗被吹得猎猎作响。诸葛亮在旁笑道:“都督莫忧,亮夜观天象,知今日午时有东南风。”周瑜心头一震,想起诸葛亮曾说“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下传令:黄盖率二十艘火船,假装投降,靠近曹营后纵火;韩当、周泰引军接应;诸葛亮与刘备率军在樊口策应。
午后时分,果然东南风骤起,吹得江面上波浪滔天。黄盖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曹军水寨,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三十年前,自己跟着孙坚打天下,那时的大汉王朝如日中天,如今却被曹操这奸雄搅得天下大乱。“老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他咬咬牙,下令升起“降”字旗。
曹军将士见黄盖来降,都挤在船头看热闹。离水寨还有二里地时,黄盖大喝一声:“点火!”二十艘火船顿时烈焰冲天,如二十条火龙般向曹营冲去。曹操在帅船上望见,惊得目瞪口呆,慌忙下令弓箭手射箭。可惜风急火猛,箭矢还没到火船前,就被热浪烤得直冒烟。
火船撞上曹军的连锁战船,顿时燃起冲天大火。那些战船用铁链锁在一起,想逃也逃不了,眨眼间成了一片火海。曹军士兵哭爹喊娘,有的被烧死,有的跳江淹死,江面上浮满了尸体。周瑜见状,挥动令旗,东吴大军如潮水般杀来。
刘备在樊口望见火光,握紧了手中的剑。关羽在旁叹道:“曹操此败,天下大势定矣。”张飞提着蛇矛嚷嚷:“大哥,咱也杀过去,抢他几车粮草!”刘备摇头道:“不可,如今当与东吴共破曹军,不可争一时之利。”诸葛亮抚掌笑道:“使君所言极是,此乃联吴抗曹之大计,岂可因小失大?”
这场赤壁之战,直杀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曹操在许褚、张辽等人的保护下,从华容道狼狈而逃。刘备望着满江火光,忽然想起当年在桃园结义时的情景,那时的他们,不过是三个热血汉子,如今却搅动了天下风云。关羽看出他的心思,轻声道:“大哥,这一战过后,咱们总算有了立足之地。”刘备点点头,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是啊,属于咱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后人都说《三国演义》写得妙,却不知那《三国志平话》里的故事,更带着股子草莽间的热气。您道刘备为啥能从卖草鞋的变成开国皇帝?不就靠着个“义”字么?关羽为啥能成为圣人?不就因为他义薄云天么?张飞为啥能吓退百万曹军?不就凭着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莽劲儿么?
这世上的英雄,未必都是出身高贵、文采斐然。像刘关张这样的草莽汉子,提着脑袋闯天下,靠的是肝胆相照,是至死方休的狠劲儿。他们的故事,就像那桃园里的桃花,开时轰轰烈烈,谢时也惊天动地。如今再说起三国,您不妨想想:若没有这些在泥里打滚、在血里拼杀的真性情汉子,这历史,怕是要少了许多滚烫的味道呢。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