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九州民间志 > 元朝那些事16

元朝那些事16(3/3)


    殿外突然响起雷声,春雨竟在春日正午落下,打在琉璃瓦上叮咚作响。卜鲁罕皇后望向窗外,见御花园的枯井中竟涌出清泉,水面漂着二十年前她亲手种下的睡莲,花瓣上还沾着金盒的碎屑——原来金盒早就在井中,与回回石的碎块相望了二十年。

    “当年王大人被诬陷时,”朱夫人跪下,腕上银镯与石头共鸣,“他托人把碎块交给我,说回回石是天下人的石头,不该困在皇宫里。如今三块合一,它该回到百姓中间去。”皇帝看着掌心里的石头,光带中浮现出大都百姓的笑脸,有西市的胡商,有铁匠胡同的匠人,有琉璃巷的回回人,还有江南的稻农,塞北的牧民,全都捧着小小的星光。

    至元二十五年,大都城立了座“回回石亭”,就在积水潭旁。每当月满之夜,石头就会发出柔光,照见往来船只上的货物——有波斯的琉璃瓶,汉地的丝绸,蒙古的皮货,还有从南洋运来的香料,全都在光带中化作流动的彩虹。伊卜拉欣留在了大都,娶了朱铁匠的女儿朱月娘,在西市开了间“星月锻铁铺”,用波斯的锻铁术和汉地的錾刻工艺,打造出嵌着回回石碎末的首饰,据说戴上能看见自己心底的善念。

    朱小虎成了大都最有名的银匠,他打的银镯内侧总会留道细痕,像朵开败的梅,那是小时候看伊卜拉欣做首饰时,不小心被火星烫的。每当有回回商队路过,他就会拿出那块生了锈的铁牌,上面不知何时多了行波斯文:“星星碎在地上,便成了连接天下的路。”

    至正年间,红巾军攻入大都,回回石亭被战火波及,石头却不翼而飞。有人说看见它化作青鸟飞向西域,有人说它沉入了积水潭底,唯有铁匠胡同的老人们还记得,那年冬天,伊卜拉欣抱着石头站在锻铁炉前,火星与虹光交织,仿佛又看见二十年前的波斯商队,驼铃摇着月光,走向开满玫瑰的远方。

    故事的最后,当我们在《南村辍耕录》里翻到“回回石”的记载时,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半行褪色的小字:“其光如泪,照见众生心底的月亮。”或许,真正的回回石从未消失,它就在每个用心生活的人心里,是波斯商队的驼铃,是汉地铁匠的铁锤,是蒙古皇后的睡莲,是所有跨越种族与地域的善意,在时光里,永远闪着温柔的虹光。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