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锦衣卫1 > 010

010(5/11)

,"涨潮时熔岩河的压力最大,这时候引爆,岩浆改道的速度能快三成。"

    赵莽将镇硫石圆饼塞进凿好的坑洞。银簪插入引信孔的瞬间,石头突然发烫,银纹与矿脉的硫磺产生共鸣,在地面投射出虚拟的爆破范围图:红色的冲击波弧线沿着勾股弦线蔓延,恰好将熔炼工坊圈在中心,而弧线边缘,正是玛雅人祭祀的黑曜石祭坛。

    "得让老祭司他们撤到祭坛以东。"他在地上画出安全区,"那里是三角形的外切圆范围,冲击波到不了。"

    火山口的轰鸣越来越近。赵莽点燃引信时,看见老祭司带着族人往祭坛跑,他们的银饰在硫磺蒸汽中发亮,组成道移动的银线,与地面的爆破线形成完美的直角。引信燃尽的刹那,他跃出矿洞,身后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硫磺矿核心层的爆炸像颗银色的心脏在跳动,冲击波掀起的硫磺结晶,在空中凝成个巨大的圆,与"勾股容圆"的理论图形分毫不差。

    岩浆改道的嘶鸣从地底传来。赵莽爬上山顶时,正看见熔岩河像条被激怒的火龙,顺着塌陷的山体涌向熔炼工坊,银灰色的烟柱在火海中升起,那些高纯度的银锭在岩浆中融化,与硫磺蒸汽混合成淡蓝色的火焰,像在偿还血祭的罪孽。

    "勾股定理救了全岛。"老陈递来块冷却的银锭,表面的硫磺结晶已化作均匀的圆点,"这是岩浆改道时自然形成的,你看这圆的位置,刚好在直角顶点。"

    赵莽望着被岩浆淹没的工坊,突然明白父亲让他苦学《九章算术》的深意。所谓"勾股容圆",不仅是数学公式,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语言——玛雅人用镇硫石平衡地脉,中国人用算术计算爆破,看似不同的智慧,却在这座火山岛达成了完美的共振。

    离开火山岛时,老祭司将镇硫石的碎片塞进他手心。银纹在阳光下组成完整的勾股定理公式,旁边用玛雅数字刻着"谢"。赵莽握紧碎片,觉得这比缴获的所有银锭都珍贵——它证明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掠夺,是理解与平衡,就像这"银-硫-火"的三角带,终在数学的指引下,回归了应有的秩序。

    硫磺预警

    熔银残渣在青铜盘里泛着冷光。赵莽用银簪挑起块硫磺结晶,凑近烛火时,结晶突然迸出黄色火苗,释放的气体带着刺鼻的臭鸡蛋味,与他在长白山火山口闻到的完全一致。更惊人的是,当气体飘过案上的玉玺残片,原本黯淡的玉石突然亮起红光,表面的螭龙纹像活过来似的,沿着纹路流淌的光流,恰好避开了结晶掉落的位置。

    “《熔岩祭器》果然没说错。”他翻开古籍,指尖点过“硫磺与玉玺相激”的章节,插图里的场景正在眼前重现:黄色气体环绕着玉玺,玉石释放的红光形成无形的屏障,屏障边缘标注的刻度,与走私银锭的硫磺含量百分比完全对应,“这不是普通的化学反应,是能量互斥。”

    老陈突然撞开舱门,手里的银样在阳光下泛着灰:“刚截获的走私船,银锭里的硫磺结晶超标三倍!弟兄们检查时没戴面罩,已经有人开始咳嗽了。”

    赵莽抓起玉玺残片冲向甲板。当残片靠近那堆银锭,玉石的红光瞬间变得刺眼,螭龙纹的光流在空气中划出清晰的轨迹,将银锭圈成不同的区域——红光最亮的区域,银锭表面的结晶正在冒烟,显然硫磺浓度最高;而光流稀疏的地方,结晶保持着稳定的固态。

    “这是天然的浓度检测仪。”他将残片装进特制的银盒,盒壁的镂空花纹正好露出螭龙纹的头部,“把这个做成预警器,只要靠近高浓度硫磺银,玉玺就会发烫发光。”

    工匠铺的铜匠看着设计图直挠头。赵莽画的预警器结构很简单:银制的手环中间嵌着玉玺残片,内侧刻着《熔岩祭器》记载的“硫度刻度”,从“微”到“极”分五档,对应不同的危险等级。但当铜匠将银环与残片结合时,玉石突然释放的红光,竟在银环内侧烧出细小的孔洞,孔洞的排列规律,与硫磺结晶的分子结构完全一致。

    “是玉玺在‘校准’仪器。”赵莽摸着银环上的孔洞,“这些孔能过滤杂光,让预警更精准。”

    三天后的巡逻中,预警器第一次发出警报。赵莽的手腕突然发烫,低头看见玉玺残片的红光已达“危”字档,螭龙纹的光流正指向东南方向。望远镜里,一艘伪装成渔船的走私船正在卸货,银锭堆里的黄色烟雾若隐若现——那是硫磺结晶遇海风潮湿释放的气体,肉眼几乎难以察觉,却逃不过玉玺的感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绕到船尾突袭!”他打出手势,预警器的红光随着距离拉近越来越亮,当靠近到十丈时,玉石突然震动,银环内侧的孔洞喷出细小的银线,在空中组成立体的警示图:走私船的货舱位置标着红色三角,那是硫磺浓度最高的区域,旁边用小字标注“易爆”。

    登船的弟兄们避开红三角区域,直接捣毁了船头的熔炼炉。当火铳的子弹击中炉壁,飞溅的银液在空中遇到玉玺释放的红光,竟像水滴撞在荷叶上般四散开来,没有溅到任何人身上。赵莽看着那些在红光中凝固的银珠,突然明白《熔岩祭器》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