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家床底通大明 > 第775章 马和山地车哪个更硌得慌

第775章 马和山地车哪个更硌得慌(1/2)

    朱吾适已经很满足了,反正他只在水泥路上走。

    等到没了水泥路,就该坐船了。

    其实老六他们也做出了结构缓震马车,就是给马车装上弹簧,但是这玩意儿没有大量实验,不知道安全性过不过关。

    朱吾适和朱元璋都是大明不可或缺的人,老六他们也不敢冒险。

    他们宁可让两人屁股受罪,也不想让他们出车祸。

    好吧,主要是朱吾适受罪,朱元璋人家是马背上打天下的,骑一整天的马不算啥事儿。

    朱吾适就不行了,他确实学会了骑马,但是总觉得硌得慌,不舒服。

    骑不了多久,腿和屁股就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他宁可骑自行车。

    朱吾适终究还是带了一辆山地自行车过来。

    他买的这个是全地形山地车,万一遇到崎岖不平的路面,他又不想坐在马车上颠簸,就可以选择骑自行车。

    摩托车不方便携带,主要还得加油,太麻烦了。

    朱吾适在马车上坐了半个多小时就受不了了。

    这玩意儿倒不是多颠簸,但是它也没有很舒服,就感觉怪怪的。

    于是朱吾适就让人拿来了他的山地车。

    “贤弟,你竟然还带了自行车。咱的呢?”

    “没有你的,我就带了一辆。”

    “你怎么这样呢,吃独食啊!”

    朱元璋这人就这样,喜欢嫉妒别人。

    明明他皇宫里有自行车,也有电动车和摩托车,他自己不知道骑。

    看到别人骑自行车,他又羡慕得不行。

    朱吾适懒得搭理他,骑上车就走。

    朱元璋骑着马跟在后面,笑呵呵地说道。

    “贤弟,等会儿咱俩换着骑呗?”

    “不换!”

    “哎呀,贤弟啊,咱的好贤弟啊。就换一下呗。”

    “行吧行吧,等会儿跟你换。”

    朱吾适肯定会跟朱元璋换的,毕竟到扬州城100公里,别说山地车了,骑公路车他都不一定能到。

    傻子才不换呢。

    “贤弟,咱俩比比谁快啊!”

    朱元璋说完,策马扬鞭,一骑绝尘。

    朱吾适懒得搭理他,依旧慢条斯理地骑着自己的车。

    朱元璋冲出去的第一时间,就有十几个侍卫跟着跑了,他的安全问题不需要朱吾适担心。

    朱吾适跟着马车慢悠悠的跟在后面。

    一个小时后,朱吾适骑车骑得蛋疼,总算是看到朱元璋了。

    朱元璋正在跟一个赶车的汉子聊天呢。

    这个汉子常年跑运输,就负责南京到扬州这一段距离。

    扬州其实比应天府更有商业氛围。

    应天府能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是大明的都城,又有朱吾适大力扶持商业发展。

    扬州则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京杭大运河经过扬州,旁边又挨着长江。

    所以扬州市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

    扬州市盐业集散地,大量食盐通过扬州分销各地。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徽商,晋商等盐商。

    扬州还是漕运的重要中转站。

    江南各省的漕粮经过扬州运到北方。

    另外还有各种丝绸,纺织品,也是 通过扬州运送到北方的。

    北方的货物也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送到扬州,然后一部分继续南下杭州。

    另一部分通过长江运送到长江沿线。

    因为船运的成本相对更高一些,扬州到应天府的距离又不远。

    自从应扬水泥路修好之后,很多人就开始选择陆路运送货物。

    应天府是大明的都城,每天消耗的各种商品非常的多。

    北方来的商品都是先到扬州,然后在运到应天府,所以这条路非常的繁华。

    朱吾适没想过发展扬州,主要是扬州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

    至于商会,扬州聚集了徽商,晋商,陕商,浙商。

    这些人自发在扬州设立了会馆,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朱吾适很难插手进去。

    也不是不能,主要是没那个必要。

    人家已经自己抱团,自有一套自己的潜规则,贸然插手,只会让人反感。

    所以朱吾适对近在眼皮子底下的扬州 ,反而关注度不高。

    也就是让人在扬州搞了一条步行街,开了个米奇奇妙屋的分店。

    生意嘛,出奇得好。

    扬州瘦马为什么那么出名,因为这里的商人多,商人有钱,舍得砸钱。

    他们走南闯北的,经常要跟人吹牛逼。

    “我跟你说啊,这家青楼真是太无趣了,我之前在扬州,那里的青楼才牛逼呢。扬州瘦马听过吗?那叫一个专业,那叫一个牛逼啊。”

    扬州瘦马的名头就是这么打响的。

    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