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站在广交会展馆内,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滑落。她身旁的展台上,苏州第三纺织厂的"水韵江南"系列产品吸引了不少外宾驻足。那些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丝绸围巾、刺绣手帕和印花布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林同志,这位是新加坡华商总会的陈先生。"外贸局的张处长领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走过来,"他对你们的产品很感兴趣。"
陈先生拿起一条丝巾仔细端详:"这个水波纹设计很特别,既有东方韵味,又符合国际审美。是林小姐设计的吗?"
"是的。"林小满微笑着介绍设计理念,"我将传统苏绣的针法与现代几何图案结合,色彩上也做了渐变处理..."
洽谈进行得很顺利。陈先生当场下了五千美元的试订单,还表示如果销路好,会追加更多。这在1982年是一笔不小的外汇收入,张处长笑得合不拢嘴。
"小林同志,你可是立了大功!"送走陈先生后,张处长拍着她的肩膀说,"回去我一定向你们厂长好好表扬你!"
林小满谦虚地笑笑,心里却涌起一股成就感。在21世纪,她设计的建筑作品曾获过奖,但那种喜悦远不如现在强烈——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为国家创造实实在在的外汇收入,意义格外不同。
广交会最后一天,苏州代表团举行了小型庆功宴。林小满作为功臣,被安排在主桌就座。席间,不少领导过来敬酒,称赞她是"纺织系统的后起之秀"。
"小林同志年轻有为啊!"一个满脸通红的中年男子端着酒杯走过来,"我是纺织局生产技术处的王处长,以后有机会多交流!"
林小满正要起身,坐在她旁边的张处长突然压低声音:"别理他,喝多了。"然后高声回应:"老王啊,改天吧,小林明天一早的火车,得早点休息!"
回到宾馆房间,林小满发现门缝下塞着一张纸条。展开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小心张建军,他在收集你的黑材料。"没有署名。
张建军?林小满皱眉回想。那是厂里的副厂长,分管生产,平时和她交集不多。他为什么要针对她?
带着这个疑问,林小满踏上了回苏州的火车。窗外,南方的稻田飞快后退,如同她在这个时代经历的种种,既真实又虚幻。
火车到站时已是傍晚。林小满拖着行李走出站台,远远就看见庄图南挺拔的身影。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深色长裤,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欢迎回来。"他接过林小满的行李,嘴角微微上扬,"广交会顺利吗?"
"很成功!签了五千美元的订单呢!"林小满兴奋地分享着好消息,突然注意到庄图南眼下淡淡的青黑,"你看起来好累,最近很忙?"
庄图南点点头:"毕业答辩刚结束,又在准备毕业分配的事。"
"分配去哪儿定了吗?"林小满的心突然提了起来。
"上海建筑设计院。"庄图南的声音平静,"还有一个选择...同济大学的公派留学名额,去德国进修两年。"
德国!林小满的脚步顿了一下。这对庄图南来说是绝好的机会,但意味着他们要分离更久...如果她还能在这个时代停留那么久的话。
"那...太好了!"她强迫自己露出笑容,"你一定会成为出色的建筑师。"
庄图南深深看了她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回到小巷,林小满发现向鹏飞正在庄家门口和黄玲聊天。看到他们,向鹏飞立刻迎上来:"我们的广交会英雄回来了!图南非要亲自去接你,我都抢不过。"
"鹏飞调到苏州设计院了。"庄图南简短地解释。
"以后咱们就是真正的邻居了!"向鹏飞热情地接过林小满的另一件行李,"今晚必须给你接风洗尘!"
晚饭在庄家吃,黄玲准备了一桌好菜。席间,向鹏飞滔滔不绝地讲着苏州设计院的趣事,逗得大家直笑。庄图南话不多,但眼神始终温和。林小满注意到,他时不时会看向自己,目光中似有千言万语。
"对了,小满,"向鹏飞突然换了亲昵的称呼,"明天有空吗?我们设计院组织去太湖写生,一起去吧?"
林小满正要回答,庄图南开口了:"她刚出差回来,肯定很累,让她休息一天吧。"
"也是,是我考虑不周。"向鹏飞拍拍脑袋,"那改天吧!"
饭后,向鹏飞抢着洗碗,庄图南则送林小满回宿舍。夜色中的小巷安静祥和,只有蟋蟀在墙角低鸣。
"鹏飞好像...很喜欢你。"走到宿舍门口,庄图南突然说。
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我们只是朋友。"
"他条件很好,家庭背景、工作都不错..."庄图南的声音很轻,"如果你也喜欢他,不用顾虑我。我们是好朋友,不会因此影响关系。"
好朋友?林小满胸口一阵刺痛。原来在他眼里,他们只是"好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