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湖之中,也有五个小湖,分别叫做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五湖之外,还有三个小湖:扶椒山以东的叫梅梁湖,杜圻西边、鱼查东边的叫金鼎湖,林屋东边的叫东皋里湖。不过吴地的人们一般都统一称它们为太湖。太湖中七十二峰,以洞庭两山最为宏大,东洞庭山称作东山,西洞庭山称作西山,两山对峙于湖中。其余的山峰,或远或近,在波涛之间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元代计谦曾写诗描述:“周回万水入,远近数州环。南极疑无地,西浮直际山。三江归海表,一径界河间。白浪秋风疾,渔舟意尚闲。”
东西两山位于太湖中央,四面环水,车马无法通行。想要游览两山的人,必须乘船前往,途中常常会遇到风浪的危险。宋代宰相范成大曾在湖中遭遇大风,还为此作诗:“白雾漫空白浪,舟如竹叶信浮沉。科头宴起吾何敢,自有山川印此心。”
话说两山的居民擅长经商,他们四面八方奔走,从事各种买卖,因此江湖上流传着“钻天洞庭”的说法。这里单说西洞庭山有一户富裕人家,主人姓高名赞,年轻时经常前往湖广地区贩卖粮食。后来家境殷实,便开设了两家当铺,委托四位伙计掌管,自己则在家中安享生活。他的妻子金氏,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叫高标,女儿叫秋芳,秋芳比高标还大两岁。高赞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家中授课,教导两个孩子读书。
秋芳天资聪慧,从七岁到二十岁,读书学习从未间断,对各种史书典籍都有涉猎,无论是写作还是读书都十分出色。十三岁后,她不再去学堂,而是在房间里学习女工,刺绣、裁缝样样精通。等她长到十六岁,出落得亭亭玉立,容貌绝美,用一首诗来形容就是:“面似桃花含露,体如白雪团成。眼横秋水黛眉清,十指尖尖春笋。袅娜休言西子,风流不让崔莺。金莲窄窄瓣儿轻,行动一天丰韵。”
高赞见女儿不仅容貌出众,还聪明伶俐,便不愿随便找个普通人家将她嫁出去,一心想为她挑选一个饱读诗书、才貌双全的女婿,至于聘礼多少倒不是很在意。要是遇到合适的对象,即便多陪送些嫁妆,他也心甘情愿。因此,许多豪门富户纷纷前来求亲,但高赞暗中打听后,发现那些人家的子弟才华不出众,相貌也平平,所以一直没有答应。
虽说洞庭山地处水中央,但与三州相通,加上高赞又是富家,做媒的人四处宣扬,说高家女儿美貌聪慧,还愿意倒贴嫁妆,只求嫁个风流佳婿。只要有点才貌的男子,哪个不千方百计托人说媒,还对媒人说:“以后不用拐弯抹角,要是真有才华出众、相貌不凡的人,直接带他来见我。要是我看着满意,当场就能定下来,多痛快!”自从高赞放出这话,那些媒人也不敢轻易上门了,正所谓“眼见方为是,传言未必真。试金今有石,惊破假银人”。
再说苏州府吴江县平望地区,有一位秀才,姓钱名青,字万选。他饱读诗书,通晓古今,而且相貌堂堂。有诗称赞他:“出落唇红齿白,生成眼秀眉清。风流不在着衣新,俊俏行中首领。下笔千言立就,挥毫四坐皆惊。青钱万选好声名,一见人人起敬。”钱青出身书香世家,但家境贫寒,父母又早早离世,日子过得愈发艰难。他到了二十岁,还没钱娶妻,只能和老仆钱兴相依为命。钱兴每天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可收入微薄,常常入不敷出,只能勉强糊口。好在钱青考中了秀才,同县北门之外有个表兄,家境富裕,便邀请他到家中读书。
这位表兄姓颜名俊,字伯雅,和钱青同岁,都是十八岁,只是颜俊比钱青大三个月,所以钱青称他为兄。颜俊父亲已经去世,家中只有老母亲,也还没有定亲。有人可能会问,钱青因家贫未娶可以理解,可颜俊是富家子弟,为何十八岁还没成家?原来颜俊有个毛病,一心想找个绝美女子成亲,所以一直没能如愿。而且颜俊自己长得十分丑陋,有诗为证:“面黑浑如锅底,眼圆却似铜铃。痘疤密摆泡头钉,黄发锋松两鬓。牙齿真金镀就,身躯顽铁敲成。楂开五指鼓锤能,枉了名呼颜俊。”
颜俊虽然长相丑陋,却最爱打扮,喜欢穿红戴绿,还总强装笑脸,自以为很美。他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写文章也憋不出几句话,却偏偏喜欢引经据典,炫耀自己的才学。钱青虽然知道和他志趣不同,但为了有个读书的地方,平时也都顺着他,因此颜俊对钱青很是喜欢,凡事都和他商量,两人表面上相处得还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