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488章 诸葛亮与周不疑,刘玄德与刘阿斗。

第488章 诸葛亮与周不疑,刘玄德与刘阿斗。(1/2)

    诸葛亮明白,主公对自己的好,犹胜梦中多矣。

    不……

    梦中的主公亦对自己推心置腹,恩重如山。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谁能和自己的臣子说出此类之言?

    就算有人说出了,又会有几分真心。

    但诸葛亮明白,刘备当时确为真心。

    只是梦境虚幻,终究未能遂主公遗愿,兴复汉室,徒留千古遗憾。

    “未应也罢,此时称王确非最佳时机。”

    周不疑思索道:“那先生以为,何时为最佳时机?”

    “我亦不知。”

    诸葛亮温柔的笑了笑:“但绝对不会太遥远。”

    周不疑亦深有同感,复问曰:“先生既殚精竭力经营凉州,以拒曹操,然益州、荆州诸事,先生莫非无忧乎?”

    诸葛亮反问:“依文直所言,我当心忧何事?”

    周不疑沉思片刻,认真的说出两个字:“江东!”

    诸葛亮亦心中一动。

    遥想梦中,便与曹操作战最激烈之时,江东白衣渡江,致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但那时的荆州,既没有庞统,没有法正,连徐庶也不在。

    那现在,他还用担心么?

    诸葛亮只觉有强援在侧,终于能心无旁骛地投身所想之事。

    一股畅然快意油然而生。

    他摇着羽扇沉思而言:

    “凉州之局,远非单以阻隔曹操为要。此地需护商道畅通,防羌胡劫掠之患;更要屯田积粮、牧养牛马,拓蜀锦外销之路。国家唯有真正殷实富足,方能保障军旅战力。

    否则,纵是巧妇亦难为无米之炊,将军再勇、谋士再智,又怎能与坐拥北方八州的强敌抗衡?”

    周不疑亦颔首道:“先生所虑,甚为在理。不过,这也是碰到了主公,若换他主,断不会容先生在此行此经营之策。”

    诸葛亮亦点点头,若非主公心之赤城,何以让他以死相报?

    “对了,曹丕称王了。”

    “哦……”

    诸葛亮眉头微微一蹙,沉思起来。

    “看来许都是真生出乱子了。”

    “可是荀文若的动作?”

    “传闻其已自裁于寿春。”

    “哦??”

    诸葛亮眉头锁得更紧了:“文直,你把所知之况,尽数详说于我!”

    周不疑于是将他所知道的许都传闻尽数说与诸葛亮。

    诸葛亮沉思良久,突然“呵呵”一笑,眉头却又舒展开来。

    看来曹丞相的那五斤鸡舌香,还真的是一点也不白送。

    “先生,为何发笑?”

    “文直,我方才于你言,主公称王之时不会太遥远。”

    “先生是说过,不过,若无先生之劝,无论谁劝主公都不会同意。”

    诸葛亮释然的笑着:“不,这个人不一样,若得他劝的话,主公一定会同意!”

    “先生所指何人?”

    诸葛亮并未继续卖关子,他凑到周不疑的近前:“若非荀令君……便是当今陛下!”

    “什么?”

    周不疑心中讶异,尽管多年苦学。

    诸葛亮的思路还是要领先他几个身位。

    “这局棋回头再下,速备笔墨!我这便修书一封,呈与主公。”

    “遵命。”

    ……

    另一边,刘备与刘禅亦在议论许都传闻。

    父子二人听闻曹丕僭越称王的消息都感诧异。

    “前世是曹操先称公,后称王,未及称帝便因头风死在了建安二十五年。”

    “现在是建安十八年,曹操会死在七年之后?”

    阿斗坦言:“理当如此。只是前世今生之间,因些许细微之变已致局势殊异,曹操之生死,或早或晚,亦未必会如当初了。”

    “是啊!汝之前世,他在许都,现在却被孔明锁在了祁连山之外。未曾想,曹丕竟敢效其父,僭位称王!”

    刘备言语间已现怒意。

    “此人弃高祖之盟于不顾,不愧为曹操之子。”阿斗也恨恨道。

    “可面对陛下受此凌辱,我却无能为力,阿斗啊,你告诉为父,此节为父当如何做?”

    “孩儿也不知!”

    阿斗也坦率摇头,却又说:“不过孩儿知晓,前世汉帝禅让皇位于曹丕。亦闻汉帝过世,父亲大悲,遂领文武百官为皇帝唱奠行礼,追封谥号为汉愍帝。可是,汉帝竟还活着,去世后被曹睿封为汉献帝……”

    “汉献帝?”

    “献”乃美谥,有聪明睿哲、知质有圣之意,那是曹睿对其褒奖评价吗?

    不,这更像是一种阴阳。

    用一个看似褒奖的“献”字,“阴阳”皇帝“献”出了自己的皇位。

    “竟有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