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会战,
王大个子背着受伤的战友跑了十里地,
路上还打死三个鬼子。
\"别说话,好好歇着。\"
古之月喉咙发紧,
站起身走向竹棚外。
徐天亮正靠在树干上擦枪,
看见他过来,
低声说:
\"连长,后山发现鬼子的遗弃营地,
三炮他们正在搜查。\"
他顿了顿,
\"可能有药品。\"
古之月眼睛一亮:
\"派人去支援,一定要找到药品!\"
他望向远处的雨林,
阳光正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
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此刻的侦察连,
就像这片雨林里的一株小树,
虽然根基不稳,
却在风雨中努力扎根,
寻找生存的希望。
当郑三炮带着人回来时,
已经是正午。
他的钢盔歪在脑后,
脸上沾着泥点,
手里却紧紧攥着个铁皮盒子 ——
里面装着五支磺胺注射液和半瓶红药水。
古之月接过盒子,
觉得比缴获鬼子的机枪还要珍贵。
\"连长,
营地有三个鬼子哨兵,
已经解决了。\"
郑三炮抹了把汗,
河南话带着兴奋,
\"还找到两袋大米,
够咱吃三天的!\"
周围响起低低的欢呼声,
徐天亮笑着捶了他一拳:
\"龟儿子,还算你小子机灵!\"
古之月看着手里的药品,
突然想起早上榕树下的场景。
那两颗射向天空的子弹,
不仅救了两个新兵的命,
更像两颗打进弟兄们心里的定心丸。
在这残酷的雨林里,
他们缺粮缺药,
却不能缺了希望,
缺了团结。
\"传令下去,今晚熬粥。\"
他大声说,苏北话在雨林里回荡,
\"重伤员先喝,
然后是弟兄们。
剩下的粮食,省着点吃。\"
他望向正在分发药品的老周,
看见王小桂和张文全正蹲在旁边帮忙,
眼里已经没有了恐惧,
只有坚定。
雨林的午后,阳光更加炽烈。
古之月坐在榕树下,
摸着步枪上的刻痕 ——
那是他每次杀敌后刻下的,
已经有三十七道。
远处传来溪水的流淌声,
像首永不停歇的生存之歌。
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
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等着他们,
但只要弟兄们心在一起,
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暮色渐浓时,炊事棚飘起了米粥的香味。
古之月站在竹棚前,
看着弟兄们围坐在一起,
虽然脸色苍白,却都带着笑意。
张文全正把自己的半碗粥分给王大个子,
王小桂则蹲在老周身边,
学怎么用野草药熬外伤药。
他抬头望向榕树梢,
那里有颗星星已经亮起,
像盏指引方向的灯。
雨林的夜又要来了,
但此刻的侦察连,
心里都揣着团火 ——
那是希望之火,
团结之火,
永不熄灭的求生之火。